凯里经济开发区依托当地底蕴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借助良好的区位交通优势,规划建设“中国凯里民族文化产业园”,着力打造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夯实文化软实力,提升凯麻新城区品质。
凯里经济开发区位于黔东南州府所在地和凯里—麻江同城化中心,湘黔铁路、株六铁路复线、沪昆高速公路、凯麻高速公路、余庆至羊甲高速公路、320国道和清水江穿境而过,沪昆高铁客运专线在区内设凯里南站,距凯里黄平机场50公里,距贵广高铁、厦蓉高速公路匝道口30公里,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并举,国道、省道、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并存的立体交通网络。加上下司商贸文化源远流长,拥有省级风景名胜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皮划艇激流回旋国家训练基地、世界名犬产地等品牌,这为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得天独厚的良好条件。
凯里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的“中国凯里民族文化产业园”占地1500亩,位于下司古镇区域规划范围内,是贵州省“十二五”期间十大文化产业园之一,也是贵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推进“5个100工程”重点项目,被省委、省政府列为省督办建设项目。规划定位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全国民族旅游商品展销交易中心,国家级民族文化产业园,贵州产业升级示范园区。园区以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为基础,以民族产品科技研发、工业设计、品牌孵化、国际贸易、办公会务、会展博览、信息交流、旅游度假、论坛活动、教育培训为主要功能,通过民族文化旅游产业链的整合与延伸,实现民族产品从制造转型为创造,带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目前,凯里经济开发区引进了贵州犇牛文化产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投资运营“中国凯里民族文化产业园”,计划总投资35亿元,项目分三期滚动实施。其中,第一期开发建设下司古镇旅游区,民族创新产品、民族服饰、民族工艺博览区及综合配套区等。第二期开发建设月亮岛旅游度假区,苗侗文化发展区,名人修养基地,影视拍摄基地,苗侗婚庆文化中心,民族风情度假酒店,水上乐园,苗侗村寨特色住宅,民族产品贸易中心,科技研发中心,苗侗饮食文化中心,民族品牌孵化区等。第三期开发建设旅游综合配套服务区。整个项目建设期限为5年。
“中国凯里民族文化产业园”整体规划、分期开发及后期经营管理均突出“地方特色民俗文化”主题,强调“地方民族文化旅游观光休闲”为特色。以环境、生态保护为开发建设的基础与前提。通过开发建设整合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兼顾保护、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努力实现环境效益、人文社会效益与区域经济发展效益三赢。先进统一的规划与布局,适度合理的开发与建设,科学有效的服务与管理,使该项目达到“山、水、人和谐共生,人文、经济协同发展”。
从今年5月份以来,贵州犇牛文化产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实地参观和考察学习了深圳F518时尚创意园在规划设计、园区建设、招商引资、运营推广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参加了第九届深圳文博会,并在文博会分会场F518创展中心综合厅举办中国凯里民族文化产业园新闻发布会暨招商说明会。目前,该公司已与省内80多家相关企业及商户签订了入驻中国凯里民族文化产业园协议,深圳已有50多家企业申请入园登记。文化部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文化部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中国数字文化集团、中国书画院、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都将积极支持参与产业园建设。
据悉,中国凯里民族文化产业园建成后将实现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预计建成后3年内年实现年游客量300万人次以上,实现交易规模60亿以上,为政府提供税源3亿以上,为社会提供3万多个就业机会。(蒋建民)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