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她们把古老的“史诗”带到北京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08-04-15 00:00:00  来源:贵州日报 点击:  

 

                        把古老的“史诗”带到北京

                           ——北京潘家园市场访苗胞

  京城三月,风和日丽。借到北京采访全国“两会”之机,记者慕名到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探访从贵州到这里从事民族工艺品经销的苗家姊妹。

  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记者在3号区见到来自剑河县革东镇五河村的潘玉珍,50多岁的潘大姐一身苗装,是在这里经营工艺品的“老资格”。据她介绍,在潘家园从事民族民间服饰品销售的苗族农村妇女有100多人,大多来自台江、施秉、雷山、凯里、黄平、三穗等地,“市场旁边的十里河都快变成苗族村了。”她说。

  来自雷山县麻料村的黄英一听记者说苗话,似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她的名片上除印有极具个性的苗族服饰形象外,还有英文姓名、地址和电子邮件。她告诉记者,每年场租要2万多元,还有房租、孩子在京读书及生活费用不下四五万元。记者试探性地问了一下她的收入:“除了这些收入还有两三万吧?”她露出不屑的笑容:“那哪里够用呀!”

  在王永兰的摊位前,几个“老外”正在选购银饰。她告诉记者,周末来这儿买东西的外国妇女很多,她们对苗族的传统银饰兴趣尤其浓,有的不仅是作为装饰,还拿去进行工艺研究。这时一名“女老外”选好了几件东西,而双方都不懂对方的语言,计算器成了彼此间讨价还价的唯一工具。她深有感触地说:“以后不管孩子做什么,不仅要让他们好好学习苗语、汉语,还要学好英语,不然真是不行呀!”记者几乎不相信这样的话出自一位农村妇女之口。看来见了世面后观念真是不一样。

  据介绍,这里的苗族姐妹们除了采购黔东南等地民族服装、银饰等工艺品来这里出售,还到广西、云南、湖南、海南等地采购各民族工艺品销售,人均年营业额约在20万元以上。而且他们在这儿的特殊现象还引起了北京人类学家的关注。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中心学者杨郡等经过多年追踪调查,出版了《安神大吉——潘家园旧货市场苗族群落考察随笔》一书,对这群特殊的苗族姐妹给予了高度评价——“她们把古老的史诗带到了北京,她们把‘田野’带到了北京,她们把苗族的绣品带到了北京;她们是文化产业的经营者,她们留下了苗族唱不完的古老的歌声”。
 
 
                                                         (吴一文)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剑河多举措监管农资市场
下一篇:载有10人小轿车坠入清水江(图)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