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9月21日,在筑城抗疫的第19天,100名小伙伴连夜从贵阳转战毕节,大家没有一丝疲惫之色及半点埋怨,对新的战场反而斗志昂扬。
一下高铁,大家被寒意撞了个满怀,迎面的寒风、细雨让人始料未及。然而从走出高铁站开始,就持续感受着来自毕节市政府、毕节市卫健局、
社区工作人员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带来的温暖。
因天气原因,他们陆续给我们准备了水鞋、运动鞋、冲锋衣、保暖衣、拖鞋及各种糕点、水果,每天凌晨都给我们准备不同的风味营养早餐。
每一样都满载着沉甸甸的关爱和温暖,看着他们为我们奔波的身影,我们内心难安,然而七星关区政府的彭岭同志微微一笑说:“为众⼈抱薪者,不可使他冻毙于风雪!为⽣命开路者,不可使他困顿于荆棘!”这是莫大的鼓舞和动力,他们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资,更是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青⼭⼀道同云⾬,明⽉何曾是两乡”。面对疫情,“大白”们冲锋在前,承载着大家的希望,而我们的背后,有那么多人在默默守护,这样的“同心协力”格外动人,正是一幕幕感人的举动和大家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决心,勾勒出这座城市最温暖的底色。
在核酸采集点位上,一位
社区工作者告诉我说,他三天没合眼了;一位民警和我说他恨不得有三头六臂,能眼观四路,耳听八方,这样可以多干点;一位志愿者说采完核酸再去给居民送物资;居民们排着相隔一米线的长长核酸队伍,轮到其采集时总会半蹲着身子方便我们操作。
在这疫情防控的战场,没有超人,而正是这些默默坚守的社区工作者、公安民警和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以及支持配合的群众,虽然坚守平凡,但铸就温暖。这些战“疫”身影温暖而有力量!大家都在用实际行动守护毕节的平安与美好。
有一种感动叫中国,有一种温暖叫毕节,有一种精神,叫逆流而上;有一种信心,叫万众一心!大家团结在一起,拧成一股绳,没有什么困难不能攻克!
真情温暖你我,大义守望相助。我们相信,微光成炬,必能抗疫全胜、早日迎回我们熟悉的烟火毕节!(杨菲)
本文作者系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