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黎平县爱心个体户曾祥胜:济困助学29年不停歇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22-01-23 11:57:43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网讯  春节即将到来之际,“曾氏榨油坊”总经理曾祥胜夫妇,忙得不亦乐乎,在刚刚完成为黎平环卫公司35余名环卫工人免费赠送该公司现榨纯正菜籽油210斤后,在社区干部的陪同下,又马不停蹄地为双凤社区、东关社区的百岁老人、兜底特困户等13户群众送去13桶纯正菜籽油和礼品,受到群众交口称赞。


(曾祥胜夫妇慰问107岁老人焦某某。)

  29年来,共产党员曾祥胜扶贫济困、捐资助学50余人,为公益事业捐款达20多万元,在当地成为传颂的佳话。


(曾祥胜给兜底贫困户送菜籽油的情形。)

  曾祥胜1969年出身于黎平县德凤镇东关村一贫苦农民家庭。小时候姊妹多,只有母亲一个主要劳动力,生产队分配的口粮难以为继。母亲就模仿外婆加工米粉和豆腐的场景,摸索加工米粉和豆腐技术,出售给乡邻换取粮食解决温饱。受母亲影响,让他从小就对农村、农产品、经商产生浓厚兴趣。母亲家乡中潮镇潘老厂,外公廖振星(字元和)解放前从事月饼及糖果加工,远销两湖两广,解放后被区食品站聘为大师傅。为此母亲还被县粮食加工厂招聘为技术员。80年代改革开放后,母亲凭借加工米粉和加工豆腐及烧酒技术,改善了全家的生活。曾祥胜初中毕业后,就接手母亲做加工豆腐生意。后又于1992年参加邮电局工作。

  2011年曾祥胜辞职创办“瑞祥汽贸公司”,在一次次的华丽转身中,他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读的书虽不算多,希望能帮助一些想读书的贫困学生”。从1993年起至2010年,曾祥胜从每月的微薄的工资收入中拿出30-100元资助10多名贫困生作为他们的伙食学习补助,18年共资助农村困难学生40多名,从不间断,资助现金2万多元。在他的帮助下,来自边远农村的吴某园,吴某琼,龙某艳,吴某露,姜某等10余人贫困学生考取了重点大学,改变了命运。

  2011年曾祥胜主动辞职下海创业,从2011年至2021年的10年时间,每年资助1至两名在校困难大学生读书。每当全县农村发生水灾、火灾等自然灾害时,曾祥胜主动在第一时间捐款,每年都在两万元以上。据不完全统计,这11年时间里,已经帮助高中生大学生10多人,捐济困款达20多万元之多。

  当笔者问曾祥胜是什么让他29年一直坚持捐资助学的动力,他笑着对笔者说:“我出身于农村,深知农村孩子的艰难,看见他人有困难,便想尽我所能帮他们一把,希望更多的孩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陆书明)

责任编辑:周玉梅【收藏】
上一篇:黎平县洪州镇:新“三化”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
下一篇:黎平县建立“一平台三机制”打造政务服务显成效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