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白午街道始终围绕“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安全生产原则,扎实推进“一中心、一张网、六举措”工作措施,筑牢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消防安全防火墙,为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建立“一中心”,强化统筹调度指挥体系。组建由社区负责同志担任主任的大综治大安全服务中心,把清泉社区的应急管理和社区治理职能职责有机整合,优化重组专职消防队、综治管理队和网格服务队的人员配置,充分运用综治系统、社区监控系统、智慧消防系统和社区四个微型消防站等资源相融合,构建一体化综治服务和应急管理前沿指挥体系,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社区治理、应急管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编制“一张网”,优化管理服务工作机制。将安置点划分为14个网格进行全盘管理,每个网格设1名网格长由居委成员担任,网格员由联户长、楼栋长及公益性岗位等人员担任,形成一张网管理模式,常态化开展政策法规宣传、矛盾纠纷化解、安全常识普及、消防安全巡检、整改隐患等工作;同时,依托社区微信群、QQ管理群等信息化平台,推行社区“指尖上的治理”,打造“人人都是网格员、人人争当网格员”的全民参与自治新格局,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科学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强化“六举措”,守牢社区安全生产底线。一是责任落实“严”。建立移民安置点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街道+社区+居委(物业)+业主”的责任要求,层层签订责任书,全面落实各级主体责任,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社区消防安全防控体系。今年以来,签订家庭消防安全责任书2200余份,社区下达给物业公司整改通知书6份,社区曝光25 户次,提醒警告15户次 。二是宣传教育“广”。通过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制定防火公约等让群众“看得见”;播放消防安全视频、播放苗侗汉消防音频、召开坝坝会让群众“听得到”;开展敲门行动、特殊人员走访宣传、重点节日聚集宣传等让群众“记得住”,推进消防安全家喻户晓、入脑入心。今年以来,悬挂宣传标语、公益广告300余幅,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入户宣传3000余人次,走访特殊人员130人次。三是培训演练“勤”。社区通过组织专职消防队、物业公司和群众持续开展各类消防安全大培训、大演练,有效提升专职消防队、社区义务消防队和搬迁群众的应急处置能力和防护自救能力。今年以来,共开展消防安全培训10次,应急演练8场,消防技能训练49次。四是隐患排查“细”。始终坚持“排查全覆盖、整治零容忍”的原则,查深查细,建立台账,实行隐患排查整治“一竿子到底”。今年以来,共出动隐患排查600余组次,入户检查2800余户次,排查小型经营性场所21家次,发现问题98个,下达整改通知书60余份。五是整改治理“实”。按照“发现问题立即纠正、发现隐患立即整改、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立即查处和打击”的原则,罗列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到人,倒排整改工期,全力做好安全隐患整改工作。今年以来,排查发现的问题隐患98处已全部完成整改。六是应急处突“快”。响应快:一旦接到火警,第一时间报告社区并拨打119报警电话,立即启动火灾应急预案,四个微型消防站同时联动快速响应;出动快:应急队伍及专职消防队驻点距移民区600米,3分钟之内可赶到火灾现场;处置快:应急队伍以“快”为目标强化各项技能训练演练,一旦发生火情即以最快的速度扑救,达到补早、补小、补灭之目标。(张文)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