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每周人物 > 正文

设备主人老王谈“工匠精神”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7-03-23 09:48:42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做为一名护线员,我们就相当于电杆上的一颗螺丝,在自己的岗位上拧紧拧牢,别人看上去不起眼,可我们对安全供电发挥的作用是别人无法替代的!”一跟别人聊起护电巡线的事,凯里供电局城区分局设备主人、护线员王胜标总是这样自豪的说。

  石冰

  “做为一名护线员,我们就相当于电杆上的一颗螺丝,在自己的岗位上拧紧拧牢,别人看上去不起眼,可我们对安全供电发挥的作用是别人无法替代的!”一跟别人聊起护电巡线的事,凯里供电局城区分局设备主人、护线员王胜标总是这样自豪的说。现如今,电力已经成为生活必需品,每当大家享受电力带来的便捷时,可曾想到,在千家万户光明和温暖的背后都会有护线员的辛勤付出,而这一岗位的枯燥和乏味却是常人难以想像的。今天我们就带领大家走近护线员王胜标,一起来体验一下护线员工作的点点滴滴。




安规规定每天外出护电巡线,每组人员必须在两人以上



护电巡线是件苦差事
 

  今年50岁的王胜标是凯里供电局城区分局配电一班副班长,他和同事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检查辖区内线路的安全状况,而在每天出发之前老王都会叮嘱一番。老王和同事们的辖区共涉及凯里市95条配电线路和1058个公共台区,每天他们都会往返于辖区内各条线路和台区之间,虽然枯燥乏味,但老王已经在护线岗位上坚持了28年。




老王同事冒着37度酷暑高温正在护线测温



老王同事冒着零下2度凝冻低温正在护线测温
 

  老王说,护线员的工作看似简单,但却需要极大的责任心,因为任何一次小的疏忽和麻痹都可能造成大的事故。由于山路艰险,为了防止意外发生,安规规定每天外出护电巡线,每组人员必须在两人以上,大家结伴而行,不仅可以相互照应,而且还能相互聊天解闷,但是长时间的在城市里大街小巷和郊区里行走,这样的枯燥依然无法回避。




老王同事用手机把巡线情况上传到微信群里,老王说,这就是创新
 

  每天的护线会从早晨一直持续到下午,午饭只能就地解决,一个包子或者一碗炒饭甚至一碗方便面就是老王与同事们的午饭,正是由于枯燥乏味的艰苦,许多年轻人在护线的岗位上难以坚持下来,看着身边的年轻人换了一茬又一茬,老王很是着急,为了保证护线队伍不断档,老王觉得只有以身作则用行动来感化大家。虽然工作枯燥,但每次护线完毕,老王和同事们都会感到特别满足。由于常年在外奔波,老王的妻子对于老王忘我的工作热情颇有微词。




老王用望远镜认真的观察冰情
 

  老王还说,护线谈不上辛苦,谈不上劳累,却是一项需要认真与耐心的工作,一般情况下徒步沿着线路一点点的走下去,寻找线路设备是否出现电杆基础垮塌、拉线是否松动、树线距离是否符合规定等等问题。最初,他不能理解,外面天气那么热或冷,为什么去巡视线路呢?师傅告诉他:“慢慢地你就明白为什么了。”随着跟随师傅巡线次数的逐步增多,特别是参与过几次故障抢修后,他对巡线有了新的认识。他说,巡线不是看风景,而是去发现隐患,然后及时排除隐患,从而确保可靠供电。




老王正在护电巡线,用手指着前方的老王
 

  当谈到“工匠精神”时,老王认为“工匠精神”就是一种对工作“严谨细致”的态度、“精益求精”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坚持。“做任何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不能好高骛远,而要脚踏实地,明白厚积才能薄发的道理。”同时,老王也认为,新时代的“工匠精神”还须具备创新的意识。“作为新时代的南网人,就要有勇于变革、乐于奉献的精神,不断在实践中巩固提升技能水平,才能带领新人开拓创新,以可行的创新技术确保电网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责任编辑:吴茜岄【收藏】
上一篇:昔日穷家女 当今带富人
下一篇:侗家汉子扁担诞出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