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每周人物 > 正文

丹寨:苗家蜡染姊妹花 巧手传承来富家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6-07-04 10:52:05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走进丹寨县扬武镇农贸市场,一家新开业的蜡染专卖店吸引了笔者的眼球,店面装修虽然简单,但却极具地方色彩,走进店里,见到两个正在忙着画蜡画的苗家妇女,她们就是这家蜡染专卖店的创办人——张义霞和张义苹,正在忙着给客户做蜡染桌布。

  本网讯 走进丹寨县扬武镇农贸市场,一家新开业的蜡染专卖店吸引了笔者的眼球,店面装修虽然简单,但却极具地方色彩,走进店里,见到两个正在忙着画蜡画的苗家妇女,她们就是这家蜡染专卖店的创办人——张义霞和张义苹,正在忙着给客户做蜡染桌布。

  张义霞、张义苹都是扬武镇基加村村民,两人年纪相当、兴趣相同,虽为堂姐妹,却胜似亲姐妹。从小就生活在“蜡染之乡”的她们,在这个蜡染的世界里得到了耳濡目染的熏陶,蜡染也成了她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16年6月,姐妹俩(左张义苹,右张义霞)在丹寨县参加“云上丹寨.大美非遗”蜡染技艺比赛
 

  “喜欢,挣不到钱也要做。”

  姐妹俩从小喜欢蜡染,从会拿笔的时候就开始学画蜡染了,但是她们和大多数农村孩子一样,因为生活环境的限制,生活条件的艰辛,八九岁才开始上学,初中毕业就外出务工了。姐妹俩心灵手巧、动作麻利,打工期间工资也较其他姐妹多些,一个月也有三四千的收入。但是,尽管收入可观,每天周而复始的工作却总让姐妹俩感觉缺点什么,认真思考后,她们觉得只有家乡的那张白布和那只蜡笔才是她们梦的地方。于是,2014年底,她们毅然选择了回家,重新拾起画笔,开启她们的蜡染创业之路。

  蜡染制作工序繁杂,像姐妹俩这种技艺娴熟的人,织一张50*50cm的土布至少也要半天时间,而要把这张土布变成蜡染,却还要经过蜡液制作、蓝靛制作、画蜡、浸染、脱蜡等二十多道工艺,十多天的时间才能完成。而这样一张蜡染布,她们的卖价也只是100多元,跟她们的付出远远不成正比。谈起为什么挣不到钱却还要坚持做时,姐妹俩异口同声坚定地说:“喜欢,挣不到钱也要做。”

  从一颗线到一张布到一件衣服,从一朵花到一张画到一个故事,这里面有多少付出又有多少回报,有多少艰辛又有多少快乐,也许只有那些苗家蜡染女子知道吧。

  “要发展,就得多些主动。”

  喜欢蜡染,钟爱自己的民族传统技艺,想要传承,想要发展,做了很多张蜡染,却苦于找不到销路,这是姐妹俩创业初期的一大难题。




张义霞在指导自己的学生如何画蜡画

 

 

  2015年春节,姐妹俩像往年一样,穿上蜡染盛装,到村里的篮球场上参加春运会。看着球场上几个拿着相机不停拍照的外地游客,张义苹突然灵机一动,心想,是不是可以通过这些人把东西卖出去呢?她鼓足勇气,尽力掩饰住自己内心的激动和脸上的娇羞,主动上前给游客介绍她们的蜡染作品。让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外地人对她们的东西很感兴趣,话匣子一打开就像泄了坝的洪水似的,滔滔不绝,半个小时的交流后,游客主动提出想买她的作品,还把她加为了自己的微信好友,说今后还想要就微信联系她。

  那时候姐妹俩才刚刚学习用微信,还不知道什么是“微商”,但是张义苹的这单“开张生意”,却开启了她们的“微商”之路。张义苹说,那件事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要发展,就得多些主动。虽然当时卖得比市场价低些,但是那笔生意却帮她们打了很多免费广告,在接下来的时日里,通过那位顾客的介绍,一传十,十传百,一年多的时间里,张义苹微信上新增了100多个微信好友,并通过他们把自己的产品销到了北京、上海、云南、湖南等10多个省市。

  “只要用心去做,总会有收获。”




近两年来姐妹俩的部分获奖证书
 

  “用心画好每一张蜡画”,这是姐妹俩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她们对蜡染技艺的态度。交谈中,姐妹俩告诉笔者,在蜡染制作众多工序中,画蜡是最费时费神的环节,每一幅蜡画,都是制作者创造的艺术,他们以自然界中的花鸟鱼虫为素材,随心所欲地创作成别致的图案,每一幅蜡画,都是创造者讲述的一个故事,不仅乡土气浓,还富有童话般的梦幻色彩。

  为争取更多的回头客,姐妹俩会按照顾客的需求,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画好每一张画。为早日交货,她们常常画到深夜,尽管这样辛苦,但是她们仍然乐此不疲。用她们的话说就是:“这是我们的文化,我们不想计较成本,只想好好画下去,传承下去,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总会有收获的。”




张义霞、张义苹的蜡染作品
 

  正所谓“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姐妹俩的努力下,她们的店面不仅做起来了,订单也多起来了,数着这个月的订单,算算已经有2万余元的定金了。姐妹俩信心满满的说:“下步,我们还想把村里的妇女一起带动起来,现在政府在大力扶持农村搞电商,这两天我们也到相关部门去了解登记了,有了这些好政策,我们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我们的日子也一定会越来越好!”

  有梦想,就会有希望,姐妹两向着梦想跨步前行,用自己的努力和坚守传承技艺操持家。在2015年、2016年丹寨县举办的“云上丹寨·大美非遗”苗族蜡染大赛中,姐妹俩轮摘桂冠,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蜡染技师。如今才20几岁的她们,已经各自收了徒弟,并于今年4月应蓝花叙事花旗基金会之邀到贵阳给艺术学院学生传授苗族蜡染技艺,5月中旬,张义苹还作为贵州民族民间文化代表参加深圳文化博览会展演。姐妹俩那种追梦的勇气、创业的激情和对生活的信念,也影响和激励着身边的人,在今年青年节时,她们也被共青团丹寨县委评为了“农村优秀青年”。(薛华琼)
 

责任编辑:吴茜岄【收藏】
上一篇:清水江畔盛开双拥之花--龙咸钧先进事迹
下一篇:潘金兰——这个母亲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