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美丽黔东南绽放最炫“民族风”—— 我州民族文化走向全国走出国门纪实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4-05-22 10:30:38  来源:黔东南新闻网  

  2013年8月1日,被称作“最美丽的歌”的大型民族管弦乐苗族歌舞剧《仰欧桑》在国家大剧院拉开了全球巡演的帷幕。这个根据流传在黔东南苗族地区的同名苗族古代叙事长诗而改编创作的歌舞剧,生动描写了仰欧桑与太阳感天动地的神话爱情故事,是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一朵奇葩。剧中融合了苗族的歌舞、服饰和习俗等1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再创升华出一个史诗般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美丽动人的苗族美神仰欧桑。

  在“一步一个故事,一步一个传说”的极度体验中,观众们被黔东南所绽放的最炫“民族风”深深感染,竞相传颂。不知不觉间,在首都北京引发了一场争相观看《仰欧桑》的热潮。

  素有“歌舞之州”美称的黔东南,被誉为“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是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授予的18个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这里,风情迷人、富饶美丽,民族文化绚丽多姿,生态文化独特,历史文化厚重,红色文化灿烂。随着全州文化旅游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迷上了这方神奇的土地。

  文化节庆:民族风情展现原生态魅力

  苗年,是苗族同胞最隆重、最重要的节日,是一年里劳作的结束与欢乐的开始。苗年,是庆祝丰收的日子,更是中外游客了解和感受神秘苗族文化的良机。

  2011年2月28日,央视一套《中华民族》栏目播出了雷山县《欢乐苗年》节目。通过央视记者的镜头,精美华丽的苗族盛装、悠扬空灵的芦笙曲调、热情洋溢的苗家舞姿,一一展现在中外观众面前。节庆期间,八方宾客齐聚雷山县城,实地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观赏民间百头牛王的雄风霸气、领略苗家绣娘的手工风采、体验苗族同胞的饮食文化,并给苗寨同胞的苗年送上温馨的祝福和喜庆。

  从2000年开始,雷山县连续举办大型苗年庆典活动,“中国·雷山苗年”已成为全国知名文化旅游品牌。苗年等民族文化节庆的举办,带火了雷山县文化旅游的发展。

  2013年,雷山县接待游客415万人次,同比增长31.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9.2亿元,同比增长35.8%。

  这样的节庆活动,在黔东南数不胜数。近年来,全州各地成功举办各类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文体活动达两百余次,参与人数达2000万人次以上。主要有:2006年建州50周年大型庆祝活动,第一、二、三、四届中国·凯里原生态文化艺术节,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雷山苗年节,雷山、榕江、台江鼓藏节,台江姊妹节,台江施洞独木龙舟节,黎平鼓楼文化艺术节,从江侗族大歌节,榕江萨玛节、招龙节、茅人节,丹寨祭尤节,锦屏摆古节,施秉漂流节,黄平芦笙会,三穗二月二敬桥节,镇远古城文化艺术节,各县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和中秋节等等。

  弥漫着浓郁民族风情的文化节庆活动,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提升了黔东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一批又一批中外游客不断在此驻足流连。

  非遗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2014年3月27日晚上8点,“贵州文化年”活动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中国文化中心内开幕,来自从江县的8位侗族大歌歌手在开幕式上“放歌”,在异国引发了又一场轰动。开幕式演出结束后,意犹未尽的马德里观众们纷纷找上门,与侗族大歌歌手们合影留念。

  早在2009年,这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形式——“侗族大歌”成功入选了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此,“侗族大歌”走出了“深闺”,在中外舞台上展现着它的璀璨,被誉为“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2014年5月3日,来自黎平县的侗族大歌队走进凤凰卫视中文台《公益中国》栏目演播大厅,向观众们展示他们与侗族大歌的故事,让更多中外人士认识侗族大歌和相关文化,进一步推动侗族大歌及相关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这是黔东南在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上迈出最成功的一步。“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黔东南深喑此中涵义。在各级有关部门的关心与支持下,该州大力加强了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建立了科学的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积极进行民族文化的对外交流。非遗文化,正逐步成为魅力黔东南最核心的根源。

  目前,黔东南拥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52项68个保护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75项206 个保护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86项218个保护点。全州现有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6人,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04人,州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4人。有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处,省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8处,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5处。黔东南苗岭山区雷公山麓的11个苗族村寨和六洞九洞地区的10个侗族村寨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及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黔东南,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大州。

  文化产业:传承与发展的华丽转身

  2014年4月18日21时,央视开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Ⅱ》第一集《脚步》,用了足足10分钟来介绍雷山鱼酱,生动的美食介绍让观众们垂涎欲滴。一时间,雷山鱼酱成为网友热议话题,同时也引来“吃货”客商的争相抢购、订购。网商天猫迅速组织货源,但鱼酱上线不到一天就销售一空。

  味辣、清香、增食欲,这是“鱼酱”独特的食用功效。在此之前,作为雷山苗家千百年来的传统美食,雷山县各地苗族同胞都是自制自吃。在《舌尖Ⅱ》与“吃货”们的热捧下,精明的商家们看到了其中蕴藏的商机。“雷山鱼酱”的产业化,正在未雨绸缪。

  被称为“原生态”的黔东南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民间性、农耕性、地域性、民俗性和不可替代性,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巨大。在由“管理文化”向“经营文化”的观念转变后,黔东南的文化产业,在传承保护与创新融合中不断发育壮大。沐浴着文化自觉的春风,黔东南实现了由沉睡的“文化富矿”向文化繁荣的华丽转身。

  近年来,随着原生态民族文化神秘面纱的揭开,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黔东南文化旅游产业一路高歌猛进,成为贵州、乃至全国的旅游热点地区,全州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迅猛。银饰、刺绣等传统工艺产业发展迅速,民族民间节庆会展产业效益初显,民族歌舞演艺产业势头良好,传统娱乐活动产业化前景可观,民族特色饮食、医药、建筑正逐步走向产业化。

  2012年,黔东南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17469.5万元,比上年同比增长32.3%,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7%。2013年,全州共接待游客 306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

  如今,黔东南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出民族工艺品市场需求聚增、文化与旅游结合特点更加突出、特色文化产品走向国际化、民族动漫和影视拍摄等投资倾向凸显、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步伐加快等特征。黔东南的文化产业,前景一路阳光。

  民族文化,也可以如此璀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非遗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瑰宝。依托得天独厚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和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黔东南进一步加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利用的力度。“侗族大歌”,正在传承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如今,一批批“非遗”精品力作,一批批“非遗”传承、保护、利用人才,一批批 “非遗”名村、名寨、名剧、名曲、名品和名人竞相呈现,黔东南州的“非遗”传承、保护和利用,已融入全州的美丽乡村、扶贫开发、示范城镇建设和特色旅游发展当中。

  黔东南,正用最炫“民族风”,推动着原生态民族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舒增付)

责任编辑:凌忠云【收藏】
上一篇:黔东南州凯城公证处打造“五优”公证品牌创建群众满意百分百服务窗口
下一篇:多伦多大学中国志愿者联盟到我州开展爱心支教活动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