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近期天津市将陆续出台一系列的扶持政策,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
据天津市国资委负责人介绍,天津市拟将国有经济从15个行业退出,鼓励民营企业进入,一些天津的知名品牌在其上市运作中也引入民间资本。
“同仁堂[0.00 0.00% 股吧 研报]现在正在做上市方案,狗不理也正在申请上市,这两家企业都引入了民营投资者,目前民营经济都是大股东。”该负责人称。
此外,天津市还提出了民营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天津市商委负责人透露,对于“走出去”开展对外合作的民营企业,天津市政府将给予直接补助。对于这些企业的前期费用,比如咨询、评估、论证等,给予20%-50%的补贴,对境外人员的培训给予500元/人的补贴,同一家企业每年补贴不超过3000万元。
“现在国家的外汇储备是3万亿美元,可以用一点支持‘走出去’。天津现在用的还比较少,还要制定一些新的政策。”黄兴国称。
天津酝酿“国退民进” 国有经济从15行业退出
鼓励民营企业利用金融创新平台
“融资难”一直是民营企业家最为关注的焦点话题。
多位与会的民营企业家对本报记者表示,在目前银根紧缩的情况下,要想从银行贷出企业所需资金成本非常高,“有时还要想一些变通的办法”。
对于这样的声音,黄兴国却并不认同。在他看来,问题不是没有钱,而是信息不对称。
“现在大家眼睛都看着传统的银行贷款的产品,天津已经搞了2400多个PE,注册资本金已经达到4400亿,但是天津企业用的很少。”黄兴国表示。
据参与论坛的天津大通集团董事长李占通介绍,其公司运营的天津股权交易所在2008年9月于滨海新区注册营业,至今已有全国20多个省,150多家企业挂牌,而天津市的企业仅有6家。
“目前天交所外地企业挂牌很多,比较之下,反倒是天津的本地企业上天交所的数量不算多。”李占通表示。
为此,天津市决策层拟从政策制定角度入手,鼓励当地民营企业家积极利用金融创新的平台,以化解当前融资难的痼疾。
“天津拟在融资租赁的推广使用上做文章。”天津市金融办主任杜强在上述论坛上表示,主要涉及到,帮助民营企业轻资产经营,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并逐步提升企业的融资能力,“我们正在思考如何通过股权的形式引导私募股权基金进入更多的民营企业”。
此外,天津方面亦考虑鼓励更多民营资本进入金融行业。
“国务院批准了温州的(金融综改)方案,下一步我们也要与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家们坐下来研究相关问题,看看他们可以进入到什么样的领域,怎么进入这样的领域。”杜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