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23日下午开幕的州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州政协副主席黄明光受政协黔东南州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作十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一
十届三次会议以来,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政协各专门委员会,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任务,着眼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眼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具体工作目标,积极运用提案形式建言献策。一年来,共提交提案225件,经审查立案223件。其中,委员提案203件,州级两个民主党派和州工商联,州政协专门委员会,州侨联,州妇联,州科协等团体提案20件。这些提案多数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行性、前瞻性,在协助州委、州政府和各工作部门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促进黔东南州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在经济建设方面
围绕“扩内需,保民生,促增长”,消除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强“三农”工作,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等重大问题,委员们纷纷建言,一些提案的建议已体现在党政有关决策和工作中。如《高度重视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建议》,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视,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使14000余名返乡农民工找到了新的就业岗位。又如《关于规范凯里煤炭税费管理,帮助企业度过金融危机的建议》提案,凯里市人民政府采纳建议,出台了一系列实施方案和办法,减缓了凯里企业的生存压力和困难。再如《关于尽快启动黔东南州物流园区建设的建议》,州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别签署意见,批准同意编制《黔东南州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同时安排了100万元的前期工作专项经费。2009年4月18日正式启动了编制工作,现规划报告稿已完成。
(二)在政治建设方面
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民族宗教工作等问题,委员们提出了许多意见建议,承办单位认真研究吸纳。如《关于制定出台<黔东南州农业环境保护办法>的建议》,州人大常委会及时召集人大农经委、民族法制委、环资委开会进行研究,决定拟作今后我州的立法项目,录入州人大常委会立法项目库。
(三)在文化建设方面
围绕文化、教育、科技体制改革和投入问题的相关提案受到党政高度重视。如《关于设立黔东南州政府文艺创作奖的建议》提案,州政府已责成州有关单位对《黔东南州政府第三届文艺创作评奖活动方案》进行认真讨论、修改完善,建立评奖活动的长效机制。又如《关于要求加大政府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力度的建议》,州人民政府责成州财政局多方筹措资金投入。再如《关于修建古州文笔塔的建议》,榕江县人民政府商请榕江县政协牵头,组织发改等部门作出规划设计后,实施修建。
(四)在社会建设方面
对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兴办社会福利事业等民生问题,委员们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如《关于市环城东路从北京东路延伸段至凯运大道交叉口改造成高标准公路的建议》的提案,凯里市人民政府于2009年4月安排1500万元工程改造资金建设该道路。又如《关于在凯里市区建设一所民办养老福利机构的建议》,凯里市人民政府已把修建市中心福利院作为2009年重点工程项目实施。
(五)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
委员们就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的提案,为各级党委、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开阔了思路。如《关于继续加强对三板溪库区河面浮萍危害治理的建议》提案,剑河、锦屏县人民政府和州环保部门高度重视,使库区污染的治理工作有了新的推进。又如《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提案,州政府及农业部门积极采纳委员建议,使农业面源污染不断加剧的局面得到了一定控制。
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政协的提案工作,两位主要领导同志都分别对2009年的提案办理工作作出了批示,提案交办会上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到会作讲话,提要求,有力地推动了提案办理工作的开展。截至2009年12月30日,审查立案交办的223件提案已全部办复。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