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最新消息!2 亿年前隐秘细颈龙,在贵州被发现了!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23-04-21 09:58:10  来源:科技日报  

  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19日消息,通过研究以往在贵州采集的化石,该所研究人员发现一个主龙型家族新成员——隐秘细颈龙。它生活在2亿年前的三叠纪海洋中,脖子细长,以吃鱼为生。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解剖学记录》。
 
隐秘细颈龙的生态复原。中科院古脊椎所供图李可莱绘制
 
  长长的脖子能带来很多生存优势,比如拓展视野、便于获取食物、增加活动范围等。地球历史上最夸张的"颈身比",出现在一些三叠纪的主龙型类身上。主龙型类部分"长颈族"的脖子长度超过其体长的一半,典型代表是长颈龙和恐头龙。
 
  长颈龙属的大型物种体长接近6米,颈部约3米,却只有13节颈椎。研究人员认为,长颈龙是通过单节颈椎增长的方式来发展出长脖子。
 
  恐头龙体长5米,颈部也将近3米,但恐头龙的颈部发育有30多节颈椎。它凭借增加颈椎的数量来形成超长的脖子。
 
长颈龙的化石和复原骨架。论文第一作者、中科院古脊椎所副研究员王维供图
 
  分析发现,隐秘细颈龙虽然有不少解剖特征像长颈龙,但在颈椎数量方面更接近恐头龙。其颈椎数量超过18节,明显多于长颈龙科的其他成员,这种依靠增加颈椎数量来加长脖子的策略与恐头龙类似。
 
  研究人员认为,细颈龙的发现,印证了在这些三叠纪主龙型类中,加长的颈部很可能与食鱼习性有关。
 
责任编辑:杨慧梅【收藏】
上一篇:违纪违法!贵州一县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被查
下一篇:最后一页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