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源远流长的清水江、巴拉河、翁你河哺育了台江大地,凝结着台江人民的魂魄、壮士情怀,润泽出丰厚文化积淀。沐浴着新时代的春风,诗与远方的组合在台江乡村显现出“1+1>2”的发展优势,让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021年台江县乡村振兴·苗族姊妹节民俗文化周活动于4月24日至30日在台江举行。活动期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43.5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9亿元。
近年来,台江县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厚植农业“家当”,提升农村“颜值”,增强农民“底气”,将一幅祥和秀美的乡村新图景描绘得愈加清晰。
农文旅相融合 谱写乡村新章
台江县依托独具风格的苗族建筑风貌、民族文化、产业园区、林下经济、农家乐等一百余个“乡村农文旅”产业,打造施洞古镇、节日文化、乡村体验游、产业园经济带等等,一批批葡萄园、枇杷园、草莓园等果园大力开发入园采摘、农场观光等农业旅游项目,让游客赏田园景、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逐步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绿色发展格局。
“今天欣赏了台江万亩草场的美景,走进了美丽又安静的交宫苗寨,整个人非常放松”5月1日来自上海的刘女士这样感慨道“很喜欢咱苗寨,特别是饮食文化,今天中午,我还特意尝了点米酒”。
近年来,台江县便顺势而为,探索出一条以乡村旅游、剪纸艺术、银饰刺绣、苗族舞蹈、苗家餐饮、民俗文化等为导向的特色旅游发展道路,让当地农民依托旅游产业足不出户获稳定增收,借助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的势头,把“美丽台江”的美景推广出去,让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
如今,乡村振兴在台江县描绘出一幅幸福的农村绿色画卷,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正在向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转变,村民们的人居环境大有改善,收入也在不断增加。
整治乡村环境 筑牢振兴基础
“五·一”期间台江县乡村旅游异常火爆,游客以踏青、赏花、登山、农耕、吃农家宴、看民俗表演等形式深入体验苗寨风情。“五·一”期间乡村旅游累计接待游客14.0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0.42亿元。
“吊脚楼,洁净的石板路延伸到家门屋后,红花绿树环绕整个苗寨,一条清澈小溪静躺寨中”这是来自四川丽江20人旅游团走进台江县红阳苗寨看到的乡村美景。可谓“小乔流水人家”,有古道西风,独少了瘦马……
近年来,台江县大力改善的就是乡村人居环境。“十三五”期间启动乡村环境突出问题集中整治行动,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掀起了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高潮。这些年来,台江县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挖掘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村寨,现有标准级以上乡村旅游村寨20家,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促进县域旅游经济增长的重头戏。
挖掘乡村文化 实现多元绽放
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建成的芳瓦苗族博物馆、苗族歌舞传习基等苗族文化中心,打造的苗寨文化街---姊妹节,开发苗族手包、苗服、银饰、织锦等文创产品超上万种。
培育了反排多声部情歌、嘎百福、反排木鼓舞等民族文艺队伍10余支,常态化在全县各景点展演《苗族芦笙舞》《苗族古歌》等国家级非遗文化,景区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文以载道,旅以致远。老屯乡长滩村农家乐经营户熊庆来感慨地说:“在我们这里可以边享受美食,边品味文化,村就是景,景就在村,游客们喜欢,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了。”
通过景区带乡、企业带村、能人带户,资产收益为补充,助推台江县在2019年实现高质量脱贫出列,不仅美了村、富了民,还彻底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提升了乡村文明程度,成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新动能。
产业升级明显加快,闯出了一条“旅游发展+现代农业”、“产品经济+观光经济”的产业新路。站在新的起点,台江县努力奔跑,奋力追梦,用美丽风景书写出动人故事,用发展新篇唱响新时代赞歌,台江县被誉为“2021中国最具诗意百佳县市”。(张 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