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日前,从生态环境部传来好消息,在2021年1至6月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中,黔东南州名列全国第三,其中包括台江县域内的巫密河、巴拉河和清水江。
近年来根据省、州、县河长制有关工作部署,台江县河长制工作服务中心从基础工作、专项治理、公众参与等多个方面,践行和推进河长制工作,以实际行动守护好“苗疆腹地”,推动全县河湖生态环境持续好转。
一湾河水全民护 人水和谐画卷美
沿着蜿蜒的山路,驱车来到藏在青山绿水之间的苗寨——南宫镇交密村。清澈的巫密河绕村而过,河岸两侧植被郁郁葱葱,山衬着水,水映着山。山水相依处便是鳞次栉比的苗家吊脚楼,一幅山、水、人和谐共生的画卷跃然眼前。
杨正林是交密村巡河队队长,他和其他队员一样,每天白天和夜晚都会不定时的开展巡河工作。
“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巡查河流两侧的情况,不让大家往河里排污水和扔垃圾。禁止在河里垂钓,捕鱼等,也不允许在河两边乱砍乱伐。”杨正林说到。
据了解,为了保护巫密河水长清,过去,交密村村民自发组织成立了巡河队,对巫密河生态进行保护。如今,交密村以村主任为河长、20个护林员组成的巡河队,严格按照河长体系和工作职责进行巡河。
村级河长周凤春向记者介绍了该村保护巫密河的做法,“对巫密河的管理,我们首先向群众做宣传,增强大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发动大家积极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中来。同时,还要求群众污水不能直排,污水必须经过我们县里面污水处理的系统净化后才能排出。我们的生活垃圾也不能不能随便乱扔,必须放到垃圾箱,由村里统一运出处理。”
多措护水泛清流 白鹭翩跹江面飞
在施洞镇清水江畔,一群白鹭时而江边的绿地上悠闲散步,时而在江面上空翩翩起舞,几十只白鹭优雅地在清水江上盘旋。
施洞镇域内有巴拉河和清水江两条河流,巴拉河经施洞镇小河村、巴拉河村,流入清水江。清水江境内河长大约60公里,由施洞镇流向剑河县。
近年来,施洞镇十分注重对镇域内清水江、巴拉河的治理与保护。积极推进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水旅相融合,促使水生态系统实现健康良性发展。
清水江乡(镇)级河长杨炫介绍,“施洞镇对清水江、巴拉河的保护高度重视,在措施上力求实效,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责任体系。严格落实‘河长制’相关要求,常态巡查,常抓常管,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同时,还广泛发动群众,采取群众喜闻乐见、易接受的形式进行宣传,形成群众主动参与,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据了解,该镇还将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升人民群众河道保护意识,培育良好生活习惯,自觉保护河道环境。加大河道执法力度,主动向县直相关部门申请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破坏水资源行为。
绿水青山映碧空 秀美台江入画来
台江县共有2条省级河流,其中包括清水江、巴拉河;1条州级河流,巫密河;9条县级河流,其中包括翁你河、养掉河、交孟沟、贯城河、南宫河、打岩沟、红阳沟、源江河、巫会溪;25条乡级河流,其中包括大德沟、翁党河、翁孟沟、报恩河、五寨河等。
近年来,台江县分别从河(湖)长组织体系建设、河湖长制制度及机制建设、专项行动排查整治、建设河长制信息化、推动河湖管理范围划定、水域岸线环境卫生治理、河流环境日常保洁工作、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以及渔业生态污染防治工作等方面开展工作。
“自台江县全面启动河长制工作以来,台江县全面建立了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以县、乡、村三级‘河长’为主要内容的‘河长制’组织体系,形成了党政牵头、部门联动、乡村发力、群众参与的齐抓共管治水责任链,守河有责、守河担责、守河尽责成为共识,各级河长认河、巡河、治河形成常态。”台江县河长制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水务局局长张宝说。
当前,台江县通过层层压实工作责任主体,不断完善工作制度体系,加大涉水违法事件有效整治力度,进一步净化了水环境,保护了水生态。(邰喧)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