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党史学习氛围浓,苗疆腹地风气正。
在苗疆腹地,曾经红军长征走过的台江,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积极把警示教育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并将党风廉政建设深度融入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各个环节,擘画出“只留清气满苗疆”的发展蓝图。
警示教育,淬炼忠诚干净的队伍
连日来,台江县采取“看+训+谈”的模式持续抓好新任职领导干部廉政教育,以接受一次警示教育、组织一次实战培训、开展一次任前谈心谈话,引导新任职干部迅速转变角色、熟悉岗位、适应环境。
这只是台江县把警示教育贯穿始终的一个缩影。
“我们都是奋斗者,我们都是追梦人。”需要一批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实干兴邦的人,需要一股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艰苦奋斗勇于攻坚的精气神。奋进路上,台江县不断全方位、纵深式推进警示教育,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拼搏奋发作为,让转作风、强能力、促振兴,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在这过程中,台江县明确由纪检监察、组织、政法等部门为牵头单位,定期不定期的对查处的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并通报,通过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定期督查等,形成促进作风转变的强大合力。
这些年,台江县利用反面典型案例制作警示教育展板,在全县开展警示教育巡回展,推动警示教育全覆盖,同时,坚持以“一案一整改”为抓手,督促案发单位根据违纪违法人员暴露出的问题,对症下药、精准施治,做到原因分析不透彻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过硬不放过,让警示教育直击心灵深处,达到查处一案、警醒一批、教育一片、规范一方综合效应。让“清风”吹遍苗疆腹地。
近年来,台江县党员干部不断淬炼党性修养,增强各项本领,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在践行初心使命服务人民中汲取奋进力量,为谱写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锦绣台江新篇章持续发力。
激浊扬清展新颜。当前,台江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行动取得全面胜利,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不断巩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和省级文明县城为契机,全县“街长制”等文明创建工作受到群众一致好评。群众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高。
为民办事,践行宗旨的生动诠释
群众所急所需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近年来,台江县把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和州委重大决策部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服务宗旨意识,发挥优良作风,苦干实干,为广大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苗疆腹地处处流淌着红色血脉,处处有耀眼的英雄涌现。
——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台江县广大党员干部奔赴脱贫一线,奋力破解贫困顽疾,涌现出陈立群、王四花、周海燕等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为台江县撕下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凝聚了战天斗地的伟力,助推台江县93个贫困村全部摘帽,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在疫情防控人民战中。以罗大标等抗疫先进人物为代表的台江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顽强拼搏,筑起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严密防线,全力护航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实现台江县零感染、零确诊,取得疫情防控阶段性重大胜利。
——在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里。台江县广大党员干部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奋力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团结带领广大苗族群众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新征程。
坚持“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追求,一面面飘扬在翁你河畔、巴拉河畔的旗帜是如此鲜艳,一个个烙印在台江人心中的身影是如此清晰,讲述了一段段如山高似月明的伟大鱼水情。
久久为功,护好风清气正生态林
生态建设要绿水青山,经济建设要金山银山,政治生态更要风清气正。
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各项社会发展的政治保障。营造优良发展环境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赋能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台江一直在行动。
台江县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台江县全面从严治党“森林管护区”创建的指导意见》、《台江县运用大数据技术探索一体推进“三不腐”体制机制,不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森林管护区”创建实施方案》等机制,以全面推进党的政治纪律、政治生活、政治文化、监督执纪、基层治理等为重要抓手,截至2021年6月,全县72个创建主体单位明确责任主体980余人,录入监察对象9410名。同时明确各级党委(党组)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党委(党组)成员履行“一岗双责”,以上率下,当好党内政治生态“护林员”,持续推动政治生态全面净化、持续优化,为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作风保障和纪律保障。
久久为功 行稳致远。勇毅笃行的台江对标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奋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在推动乡村振兴和实现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蹄疾步稳。(刘开义)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