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民生连线- 求职招聘- 旅游- 房产- 酸汤社区- 吃喝玩乐- 黔港微博- 家园博客- 生活帮- 手机报- 团团赚- 专题

订阅
首页| 全州新闻| 时政要闻| 县市新闻| 专题新闻| 民生连线| 视听中心| 黔港图库| 投资黔东南| 招商引资网
首页 > 财经 > 银行 > 正文

欧债风云中的“中国观察”趋利避害寻找机遇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投稿QQ:449315
时间:2012-05-29 15:50:08  来源:中新网  

  中新网讯 2012年,欧债危机并未偃旗息鼓。随着“希腊会不会退出欧元区”再成焦点,全球市场动荡,信心不稳,世界经济又一次面临逆流。对于身处全球经济风云的中国,需要防范应对欧债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也需要从中寻找机遇,引发思索。

  不利影响:贸易、金融和心理三大渠道

  在近两年欧债危机演进过程中,分析人士的一个基本共识是:贸易、金融和心理是欧债可能对中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的三个主要渠道。

  “对于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而言,希腊问题可能出现的传染风险首先表现在贸易渠道上,主要还是欧洲整体对外需求变化造成的影响,”在花旗银行新兴市场首席经济学家戴维·卢宾眼中,这种外需萎缩不能忽视。

  具体而言,这一负面因素又包括三方面:欧洲因经济低迷出现的对外需求萎缩;贸易保护主义上升造成的中国对欧出口困难;贸易融资下降对中欧贸易的不利影响。官方数据显示,欧盟目前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虽然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化,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降低,但仍占较大比重。

  根据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数据,2010年至2011年,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增速从40%回落到7%。而据中金公司测算,如果欧债危机得到较好控制,2012年中国的实际出口增速将为8%,比上年略有下滑,综合进口变化因素后,外贸对经济增速的拖累为0.5个百分点,有利于实现经济软着陆;如果欧债形势失控,中国实际出口或出现负增长,相应的外贸变化可能使经济增速降低1个百分点。

  此外,欧债问题如果恶化,其对美、日以及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的影响如何,会否间接影响中国对这些市场的出口,还需要密切观察。

  在金融渠道上,如果希腊再次引爆欧债危机,欧洲银行业将在短期出现明显资本金缺口,其海外资金回抽可能产生连带效应,造成全球银行业“紧缩”,亚洲乃至中国的外部融资环境将出现恶化。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截至2011年6月,欧洲银行机构在11个亚洲经济体(不包括日本)的资产为1.4万亿美元。

  不过,有专家指出,由于国际资本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参与度有限,中国金融机构对欧债的直接敞口也不大,再考虑到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等因素,即便欧洲资本出现大规模回撤,总体也不会对中国带来严重冲击。

  除了可能来自银行系统的风险外,欧债危机催生的全球资金风险偏好转移、避险情绪回潮等,也会传导至国内股市等。进入二季度以来,中国股市欲振还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欧债引发的海外市场跌势造成看空情绪传染。而这种市场悲观情绪,可能进一步挫伤投资和消费信心,对实体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责任编辑:gongxiuxiang【收藏】
上一篇:10年遍寻地沟油标准初觅7种检测法仍难“包治百病”
下一篇:节能补贴细则出台 买节能空调最高补贴400元
分享到: 黔东南微博 QQ空间 新浪 腾讯 网易 搜狐 贴吧 谷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