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民生连线- 求职招聘- 旅游- 房产- 酸汤社区- 吃喝玩乐- 黔港微博- 家园博客- 生活帮- 手机报- 团团赚- 专题

订阅
首页| 全州新闻| 时政要闻| 县市新闻| 专题新闻| 民生连线| 视听中心| 黔港图库| 投资黔东南| 招商引资网
首页 > 旅游 > 景区 > 正文

银饰传人——吴水根(图)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投稿QQ:449315
时间:2011-10-09 11:49:15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有人说:“去苗疆腹地,不去施洞,近乎枉走一朝;看民族节日,不看苗族姊妹节,等于大失所望。”而要想了解台江施洞传统的民族银饰和制作工艺,得要会会塘龙寨的银匠师——吴水根。 ...

 

    有人说:“去苗疆腹地,不去施洞,近乎枉走一朝;看民族节日,不看苗族姊妹节,等于大失所望。”而要想了解台江施洞传统的民族银饰和制作工艺,得要会会塘龙寨的银匠师——吴水根。

    贵州省台江县文化古镇施洞,历来是一个军事要地,也是人杰地灵之乡。这里是歌的海洋,舞的故乡,这里的银饰和刺绣更是享誉中外。
    
    施洞的银饰锻造工艺非常出名,在苗族部落中,这里的姑娘佩戴银饰是最多的,她们的银饰盛装堪称世界一绝。在姊妹节或其他苗族节日里,镇上的少女一个个银装环绕,秀色可餐。可以说,苗家人对于银饰的追求,是孜孜不倦的,而他们对银饰的这份深厚情感,也与苗族的迁徙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战乱逃亡,千百年来,苗族常年漂泊不定,她们喜欢佩戴银饰于身,人走则家随,在外人看来,这似乎是在炫耀自己的财富,然而,只有了解历史的人,才能够理解,这些苗家无数先民们筚路蓝缕,开山劈土的艰苦历程。在苗家的踩鼓场上,有这么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只有头戴银簪,手戴银镯,项戴银圈,身披银衣的姑娘才可以进入踩鼓场跳舞,所以每逢节日庆典,苗族姑娘们都会盛装出席,将踩鼓场化成一片银的世界,苗族的银饰文化古老而经典,繁荣而绚丽,在这偏远的地界里,苗家人就这样自信地演绎着自己的华丽人生。

    施洞苗族的银饰工艺美术精湛,历史久远,堪称“无字史书”。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可折射出一个民族的历史和变迁,具有极高的文化品味。而这些精美的银饰品,都出自本土的银匠师之手,塘龙寨年仅45岁的吴水根,便成了远近闻名的“老银匠师”。

银饰传人——吴水根(图)

    塘龙寨是著名的银匠村,多数为世家祖传模式。吴水根是这个寨子里土生土长的一员,很小的时候深受苗族文化的影响,父亲是一个银匠,他在父亲的引导下从事银饰加工。他心灵手巧,善于思考,敢于创新,将现代美术绘画和传统民族银饰锻造技艺有机结合起来,开发创造性思维,每每有什么心得想法都积极的运用到这门技艺当中来,他刻苦钻研,经常忙到三更半夜才休息。不到几年时间,他就基本熟悉银饰加工的流程和相关技术。不久,他在自家腾出一间小屋作为银饰加工坊,开始从事银饰加工的创业之路。吴水根特殊的生活环境和其本人的决心,决定他制作出来的银饰品艺术别具一格,“出炉”不久就深受人们的喜爱。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丹寨“吃新节”苗族的春节(图)
下一篇:苗年雷山旅游响亮名片(组图)

相关新闻

分享到: 黔东南微博 QQ空间 新浪 腾讯 网易 搜狐 贴吧 谷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