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民生连线- 求职招聘- 旅游- 房产- 酸汤社区- 吃喝玩乐- 黔港微博- 家园博客- 生活帮- 手机报- 团团赚- 专题

订阅
首页| 全州新闻| 时政要闻| 县市新闻| 专题新闻| 民生连线| 视听中心| 黔港图库| 投资黔东南| 招商引资网
首页 > 旅游 > 景区 > 正文

丹寨“吃新节”苗族的春节(图)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投稿QQ:449315
时间:2011-10-09 09:07:03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网  

丹寨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南部,县境总面积940平方公里,总人口15.77万,少数民族占88.71%,是一个以苗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民族县。丹寨县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宜人,年平均温...

 

丹寨“吃新节”苗族的春节(图)

丹寨“吃新节”苗族的春节(图)

    丹寨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南部,县境总面积940平方公里,总人口15.77万,少数民族占88.71%,是一个以苗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民族县。丹寨县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宜人,年平均温度12.6℃-14.3℃,是理想的旅游度假、避暑、休闲胜地。

  丹寨县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县,有着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县内节日众多,主要的民间节日有吃新节、苗年节、翻鼓节等,到处是歌的世界,舞的海洋。并有“唐朝发型、宋代的服饰、明清建筑、魏晋遗风”的古朴民族风情。

  “吃新节”意为“吃新米节”。作为水稻耕作文化的一个传统祭祀日,它以及与它相关的传说、仪式曾随着民族的交融,在我国南方各民族包括汉族中长期延续。日月穿梭,苍海桑田,在其他民族都已淡忘了这个神圣节日的今天,水稻文化的创始者——苗族,仍然执着地在每年农历七月的第一个卯日,杀鱼斗牛、跳月吹笙,来庆祝这个每年一度的、对他们来说最为重要节日。

  丹寨县内的吃新节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苗族聚居的山寨,吃新节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类似汉族的春节。“吃新”意为吃新米的意思,就是在每年稻米快要成熟的10月份,人们就要到田里摘取一点新长成的稻米来煮吃,以庆贺当年的丰收在望。在苗族里面,每个地方的吃新节过节的日子也不同的,在丹寨地区,排调镇的羊先地区是在每年的农历9月第一个鸡场天,而扬武乡的排倒莫地区则是在每年的农历9月第一个虎场天,这样一个县的寨子排下来,吃新节可以过二个多月,所以在这几个月,几乎天天都在过节,真是热闹非凡。

  到了过节的前几天,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准备好新米和窖酒,姑娘和妇女们则在精心准备着过节的盛装,小伙子们忙着修整芦笙,准备在节日里一展身手。到了吃新节那天,亲友们都挑着礼品,带着芦笙到亲戚的寨子来与亲朋好友们共度节日。

 

丹寨“吃新节”苗族的春节(图)

    节日当天,整个寨子非常热闹,斗牛、跳月是最有代表性的节目,男人们都在场子里关注斗牛的勇猛,而女人们则在跳月场上翩翩起舞,特别是未婚的姑娘们,身穿美丽的盛装,头戴漂亮的银饰,手持手帕随着芦笙曲调节拍翩翩起舞,尽力地展示自已的舞姿和衣服上的手绣工艺,小伙子们则卖力地吹奏动听的音乐,以引起姑娘们的注意,好赢取她们的芳心,一曲终了又接一曲,场场舞蹈都展示了民族艺术的魅力。整个舞要一直跳到太阳下山月亮升起才曲终人散。入夜,姑娘小伙子们又开始了他们的节目----游方。

  吃新节”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苗族聚居的山寨,每个地方都过“吃新节”,类似汉族的“春节”。在这一天,寨子的“黛胚”(苗语:姑娘)们早早地起来穿上苗族盛装精心打扮自已。

  芦笙场就是在离寨子不远的田里,她们祖辈生活在贵州丹寨县边远的大山中,有些人甚至一辈子都没走出过这些大山。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走访苗族蜡染技艺传承人——韦祖春
下一篇:银饰传人——吴水根(图)

相关新闻

分享到: 黔东南微博 QQ空间 新浪 腾讯 网易 搜狐 贴吧 谷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