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基层工作人员力量不足一直是困扰基层平安建设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夯实基层平安建设的“最后一公里”,白午街道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将综治办、应急办、司法所、高新区法务部人员进行优化整合、资源共享、分类服务,组建了白午街道大综治大安全服务中心,“三强化三优化”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强化组织领导,优化资源整合。成立大综治大安全服务中心,由街道党政主要领导任主任,分管领导任副主任,街道综治办、应急办、司法所、高新区法务部等部门工作人员为成员。着力优化资源整合,打破原有的“各自为营、资源短缺、人力不足”的岗位限制,构建起统一指挥、快速处置、横向协调、纵向联动、优势互补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模式。
强化中心建设,优化服务职能。按照市委政法委关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要求,采取多站办合一、一中心多用、一站式受理、一体化服务模式,进一步完善了综治中心群众接待厅、应急指挥中心、人民调解室、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法律咨询室等功能室,同步健全工作机制上墙,赋予中心工作人员指挥调度权、事务指派权、限时办结权和追踪督办权,着力优化中心运行体制和部门协作配合职能,确保大综治大安全服务中心工作稳固推进。
强化工作举措,优化调处平台。推行矛盾纠纷化解“七个一”工作法,即一名分管领、一名大综治工作人员、一名包村干部、一名村两委人员、一名联户长、一名法律顾问,一套化解工作方案;对精神病患者实行“五管三帮三负责”的管理制度,即监护人管、包保领导管、包保干部管、包保民警管、医护人员管、民政要帮、医院要帮、街道要帮、村委负责、网格长负责、联户长负责,着力优化智慧消防和智慧综治信息化平台,动态掌握线上线下舆情线索,科学应对苗头隐患,及时处置,持续推进社会治理和安全生产工作稳定向好。
截至目前,持续管理精神病患者116人,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6起,提供法律咨询服务30余人次,帮助群众解决困难167个。(曹超)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