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每周人物 > 正文

杭州挂职干部——陈建强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8-09-28 14:14:22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陈建强,杭州市农业局副处级干部。2015年10月10日,杭州市委组织部和杭州市农业局党委选派陈建强赴贵州省黔东南州挂职,任黔东南州农业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开展为期三年的对口帮扶工作。

(采访时)

  陈建强,杭州市农业局副处级干部。2015年10月10日,杭州市委组织部和杭州市农业局党委选派陈建强赴贵州省黔东南州挂职,任黔东南州农业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开展为期三年的对口帮扶工作。

  陈建强为何会跨越一千多公里从杭州远赴黔东南挂职呢?

  这事还得从五年前说起。2013年,国务院启动新一轮对口帮扶贵州工作,确定杭州在内的8个经济发达城市对贵州省除贵阳市外其余8个市(州)实行“一对一”对口帮扶。而杭州市的对口帮扶城市(州)正是黔东南,陈建强则被选派到黔东南挂职工作。

  在此之前,已有两批杭州的挂职干部先后赴黔挂职帮扶,他们的任期是一年,与之前两批挂职一年的干部不同,第三批挂职干部任职期限延长至三年。陈建强自2015年10月赴黔挂职,如今已是第三个年头了,任期将满。

  分析形势、引进技术,“对症下药”工作显成效

  陈建强原先在杭州任职时的工作单位是杭州市农业局,到黔东南挂职的单位是州农委,这两个部门的工作都是与农业相关的,陈建强对农业产业方面又都比较了解,工作开展起来也就比较快。

  陈建强初到黔东南时,他发现,黔东南与东部沿海城市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政府投入相对比较少;科研支撑比较弱;人才资源比较缺乏;农业经营主体力量比较薄弱;产销对接体系不流畅等。于是他对黔东南产业发展现状和产业特点进行分析,根据杭州农业部门能够提供的一些帮助,比如:技术支持、人才培训、新产品引进、产销对接等,从这两个方面来入手,工作很快就铺展开来了。

  陈建强积极联系绍兴市农科院引进吊瓜新品种,在黄平县谷陇镇推广种植。吊瓜种植在生产管理方面的投入不大,但在吊瓜种植之前,用水泥柱搭盆架、买种苗等前期投入还是比较大的。因为谷陇镇是极贫乡镇,资金投入过多老百姓是接受不了的,如果要大面积的投入种植就更不现实了。于是陈建强就邀请了浙江绍兴的一家企业和黄平的一家企业合作,建一个标准化的吊瓜种植示范基地,由企业成立合作社投入修建种植基地,老百姓来出力种植。


(吊瓜种植)

  黄平县谷陇镇的吊瓜种植试点是相当成功的,品质和产量都不错,亩产值在4000—5000左右,老百姓看到了实际的收益后,都想着明年就把种植规模扩大。

  在黔东南地区,为什么有些项目难以推广呢?

  “黔东南本地的农业企业、合作社,以及农村致富带头人太少了,很难带动老百姓去做。就像吊瓜种植,先通过示范点把标准做出来,把成效做出来,把技术、种子、管理都引进来,老百姓看到有效益了也就都跟着做了。”陈建强说。

  另外,陈建强引进的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水生花卉蔬菜、家禽养殖等项目都做得很成功。三年下来,陈建强积极帮助黔东南引进了蔬菜、水果、水产等一大批新品种、新技术100余项。


(引进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



(调研大棚西瓜种植情况)

  搭建平台、对接产销,助推“黔品入杭、黔货出山”

  “黔货出山”是省委、省政府帮助贫困地区名特优产品走向市场的扶贫战略行动。黔东南有优质的农产品,而且品类多、品质好,但是这些农产品的包装设计以及农产品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的水平相较外省的产品来说比较低。

  陈建强每年都组织黔东南的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到杭州参加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

  一开始,他们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高,因为来回的路费和出门在外的吃住费用,再加上将农产品运到杭州的运输费,对他们来说可是一笔大开销,还必须得停下家里的农活,大部分人都不愿干这种“傻事儿”。


(了解蔬菜基地产销对接情况)

  陈建强在想,他们出去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之所以不高,其主要原因还是资金问题。后来陈建强通过申请对口帮扶项目资金,为他们争取到了部分补助经费,鼓励他们“走出去”。

  要让他们自己明白,如果你不走出去参加这些活动,去看看外面的产品,不拿自己的产品与之做比较,你就永远不知道自己的产品存在哪些不足,就一直自认为自己的产品品质、包装等各方面都很好,不愁销路,但是只要你出去看过其他的产品后,就能很快发现其中存在的差距了。

  三年来,陈建强累计组织黔东南州100余家农产品龙头企业参加杭州都市圈优质农产品迎新春大联展、农博会、茶博会等展示展销活动。陈建强把黔东南的很多企业都“带出去”了,让他们开阔了眼界,而如今陈建强再次组织这类活动,各企业的积极性都比较高了。


(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参加杭州•都市圈优质农产品迎新春大联展)

  原本没人知晓的黔东南农产品,通过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再邀请杭州当地媒体来宣传报道,让杭州的老百姓知晓、了解也慢慢接受了黔东南的农产品,多做几次宣传后杭州老百姓对黔东南农产品的认可度也更高了,销路自然而然地就打开了。

  强化培训、提升能力,组织人才培训获一致好评

  一直以来,陈建强充分发挥中间桥梁纽带作用,积极鼓励杭州与黔东南之间的农业产业发展经验交流。努力搭建交流平台、强化人才培训,以实现工作能力提升。

  这几年来,黔东南的人才培训从未间断。陈建强组织人才培训主要是从三个层面去着手:

  第一是黔东南各地的农业管理人才、农业技术人才、农村致富带头人、农村创业青年到杭州进行学习培训,带他们去参观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产品示范基地。他们主要是从基础层面去学习农产品的市场开拓、包装设计、新产品引进等等,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打开思路。

  第二是机关干部的提升学习,让他们去看看杭州产业的发展模式、农业园区的建设、农业主体培育等,从管理层面去学习和提升。干部的能力建设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培训学习的目的在于让他们通过学习来实现自我能力提升。

  第三就是农技干部的挂职,让一些青年干部到杭州市农业局进行为期3个月或半年的挂职锻炼。去学习杭州机关单位的工作效率,工作作风等,其目的在于让他们逐步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工作能力和各方面的协调能力。


(开展农业专业技术人员赴杭培训)

  开展学习培训的反响很不错,能为他们提供这样一次学习的机会,他们都感到很开心。主要是能够开阔眼界,学习一些新东西,接收一些新理念,对他们之后的工作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很多人学习回来之后都去找到陈建强说:“陈主任,以后要是还有这样的学习活动您再带我去吧!”

  还有些致富带头人学习回来之后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就去找到陈建强并告诉他,自己想种植什么品种的农产品,或者问陈建强外省在种什么新品种,是否可以帮忙引进。陈建强听到他们的各种想法后非常高兴,于是,在考虑可实施性后,经过几番商榷便去牵线搭桥帮他们对接,帮助他们引进一些沿海地区在种植的、外面市场容易接受的、又便于运输的新品种。

  很多干部学习回来之后都反映说,杭州的机关单位办事效率高,办事规范,工作效能很高,工作节奏快......这些干部经过杭州的学习,在他们之后的工作中,各方面的能力也都有了一定提升。

  自帮扶以来,陈建强每年都要组织黔东南州农技干部深入杭州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经营管理、产业发展、园区建设、农村电商等开展专题培训,三年下来已组织了10期培训,共计有600余人次。

  三年挂职、三年回忆,在黔工作收获良多

  2015年,陈建强初到黔东南时,还觉得三年时间比较漫长。眨眼间三年就过去了,如今任期将满,他也将要回到自己的家乡继续工作了。

  陈建强说:“初到黔东南时,我最初的目标就是要为黔东南的老百姓干几件实事,为老百姓留下些实在的东西。三年的工作总体围绕‘黔东南所需、杭州所能’来执行,我能够做到的事情,我就按照我的工作要求和计划去完成,如果有其他我不能完成的工作,我就尽量做好牵线搭桥去助力完成。”


(走访黄平县谷陇镇小高山村贫困户)

  陈建强之前在杭州农业局工作时,部门里的工作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和条块化,到了黔东南之后,所做的工作都变得不一样了。工作的层面、内容、对象都有了较大的变化,陈建强必须要很快的转变和适应,农委要做的工作种类多、涉及面广,工作时要注意上下协调、左右沟通、统筹兼顾,这段难得的在黔挂职工作经历对陈建强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

  陈建强来到黔东南挂职工作之后,一直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在杭州工作时的标准、要求和节奏来开展工作。而陈建强做事富有条理性,有较强的计划性,讲究时效性,这三年的时间里,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身边的同事们。

  陈建强说:“三年来,我得到了杭州和黔东南州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以及黔东南的同事们给予的很多帮助,我很感谢他们!我黔东南的同事们都很淳朴很好相处,待人真诚、用心、还很贴心,我对他们好,他们也对我很好,我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三年中,我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逐步提高,这段工作经历是非常难忘的,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让我收获良多。”

责任编辑:叶敏【收藏】
上一篇:杭州挂职干部冯宝林:东西协作爱链杭黔,杭州对口帮扶助力黔东南脱贫攻坚
下一篇:关爱鳏寡老人 让国庆如冬日的暖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