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每周人物 > 正文

黔东南榜样 “全国劳模”朱正琴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5-05-25 14:14:08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2014年,朱正琴作为贵州省六名劳模先进代表之一,参加了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总工会在全省联合开展的“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忠诚跟党走,敬业作奉献”贵州省百团千场劳动模范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

  朱正琴,女,施秉县邮政局城市投递部甘溪段乡邮投递员,2004年8月进局从事乡邮投递工作至今,负责施秉县城至甘溪乡7个村及城关镇9个村、恒盛集团公司邮件的投递工作,服务面积230多平方公里,服务人口2.3万人,邮路往返100多里,绝大部分都是又窄又陡又滑的泥巴路或沙石路。十年的工作时间,相当于一个人骑车走了12趟二万五千里长征。投递报刊、邮件65万份(件),从未出现过漏投、错投、积压等情况,准确率和及时率达100%,报刊流转额年增幅达260%。

  角色转变 真爱永恒 在进入邮政大家庭之前,朱正琴是一名乡村小学的代课老师,每天在学生朗朗的读书声中快乐的生活着,但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与邮政结下了深厚情缘,——那是在2004年7月的一天,负责投递朱正琴所在小学的乡邮员告诉她:他考上大学了,不能再为乡亲们服务,问朱正琴能不能接下他手中的接力棒,把这条路上的邮件投递工作接下来,他说他很信任朱正琴。朱正琴说:“我能行吗?”,他说:“试试吧”。因为那时正好暑假,朱正琴也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走上了这条绿色通道。当邮袋搭在摩托车后座那一刻开始,朱正琴说她就有了一种莫名的冲动和荣誉感。她虽是女生,但却有男孩子的豪迈,她想,既然做了,就一定要做好,一定不能辜负前任投递员对她的信任。在学校开学前,她辞去了学校代课老师的职务,正式成为一名邮政乡邮投递员。学校校长几次找到她,希望她能回学校继续任教,她都婉言谢绝,她说:她已爱上投递工作。

  有爱就有快乐 有爱就有感动 在进局之初,朱正琴的工资是260元,摩托车是自己的,油是自己加,但她没有后悔,因为在这条路上,她找到了久违的感动。当她爱人知道她辞去了学校工作来从事“吃自己饭替别人干活”(因为各项开支算下来,260元几乎没有了)的工作时,他有些生气,说:“在学校代课一个月还有400多元钱,并且还有假期,离家也近,可以照顾到家庭。做投递员一天天日晒雨淋的,道路都不好,一个女人家骑车在外多危险。”朱正琴说:我不能丢下这份工作,虽然时间不长,但我读懂了沿途老百姓的目光,知道了他们的期盼,我要留下来,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她的坚定打动了她爱人,他默许了她的选择。


 

  10年来,在这条邮路上,朱正琴快乐的工作着,当看到老百姓拿着手里的家书开心的样子,看到老百姓取到期盼已久的汇款时,她的心也一直陪伴着他们荡漾。客户家在哪里,朱正琴的摩托车就驶向哪里。农忙时节,老百姓都不在家,朱正琴只好把邮件直接送到田间地头。由于她的耐心和热情,沿途老百姓对她的信任度越来越高,从2005年开始,就有不少群众委托她帮忙捎带东西,有委托买菜的、买农药的、买猪饲料的等等什么都有。在农忙季节,一些村民由于没时间进城,还委托她帮忙取存款,有时她开玩笑说:“你们不怕我多取你们的钱呀?”老百姓总是说:我们相信邮政,相信你,我们不担心什么。看到村民们的信任,朱正琴心里涌起万般感动,她深知,村民们并不是对她的信任,而是对中国邮政的信任和敬仰。

  风风雨雨的10年,历历在目的事还真不少,记得一次送一封平信到一农户家,破旧的老木房里只有一对年过6旬的老夫妇在家,当朱正琴把信递到他们手上时,看到的是两位老人颤抖的双手和求助的眼神,他们说:姑娘,我们不识字,你可以帮我们读一下内容吗?“当然可以”,朱正琴满口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当读完来信,两位老人已是泪流满面,原来这封信是他们外出打工6年并已外嫁他乡的女儿写来的第一封信,6年的时间,女儿杳无音信,两位老人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他们唯一的女儿,听到女儿的问候和平安的消息,两位老人喜极而泣,因为他们之前担心女儿出了什么事,唯恐有生之年再难得到她的消息,令他们万万想不到在这个时候是邮政、是小朱为他们捎来了吉祥、送来了温暖,让他们感动不已。临走时,两位老人拉着朱正琴的手,一个劲地说:谢谢你,姑娘,谢谢你!握着两位老人干枯的双手,看着他们眼里幸福的泪花,朱正琴深深地感动和骄傲着,眼泪也不由自主地在眼眶里打转,那一时刻,她深深感受到,邮政投递工作送的不仅仅是报纸杂志、南来北往的信件,送的还有一种叫“温暖”的东西。

  山区邮路 都曾有过生死较量 朱正琴所负责的邮路,所走道路全都是乡村路,绝大部分都是又窄又陡又滑的泥巴或沙石路,在途中摔倒擦伤时有发生,若遇下雨天,那情况就更不一样。——记得2007年12月的一天,天上下着小雨和刮着刺骨的寒风,吹打在脸上生生的痛,为了送一封法院专递,朱正琴骑着摩托车往一个叫飞水岩的村子赶。有句民谚说得好:“冬天不湿衣,春天不烂路”,冬天的小雨总让泥巴路变得一片泥泞。由于村级公路都是泥巴路,这让朱正琴走得小心翼翼,一步三摇,异常艰难。由于从没去过用户所在的村子,朱正琴只好一边走一边问,在临近目的地时,一段坡度达60度、宽1.8米左右、长200来米,全是石头和坑洼组成的一段岔路让朱正琴吃近了苦头,由于路窄,外面又是近百米的高坎,她只好尽量往里边靠,但由于天雨路滑,速度跟不上,摩托车不断地熄火,她也不断地摔跤,有两次差点还下了坎,惊得她一身身冷汗,但为了把邮件及时送达,她别无选择,只有向前。当她艰难地爬上坡顶时,遇到一名放牛的老伯,他看到朱正琴“受伤”的摩托车和满身的泥巴,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他说:姑娘,这条路是不能走车的,是我们稍微挖一下便于干活走的,我们平时进城赶集都是走水路,坐船出去。听了老伯的话,朱正琴也才知道这个地方为什么叫飞水岩了。

  孤寂征途 她用红歌解闷 认识朱正琴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个性格豪爽、处世乐观之人,完全是男生性格,投递分局的大小员工都非常亲切地叫她“老朱”,她很乐意这种称呼,她说这样叫起来亲切,没有距离。老朱除了有男人的霸气,也有女人该有的温柔。她除了工作用心、专心、一丝不苟,还特别喜爱唱歌,尤其喜欢唱红歌,这么多年邮路上的孤寂征途,她都是用红歌来解闷。在邮送途中,累了,倦了,朱正琴都会停下来,在山梁上为白云唱歌,在小河边为鱼儿唱歌,用歌声排遣苦闷,用歌声憧憬未来。

  2014年,朱正琴作为贵州省六名劳模先进代表之一,参加了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总工会在全省联合开展的“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忠诚跟党走,敬业作奉献”贵州省百团千场劳动模范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作为“贵州省邮政系统劳模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团”主要成员,在全省邮政系统巡回报告,《快乐篇》就是她“快乐信使 温暖万家”的工作生活真实写照。她的先进事迹和一曲《春暖花开》,深深的打动了所有在场所的人,在新闻媒体和网络上传递着“正能量”……

  获得诸多荣誉的她,局领导也曾考虑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因她多年骑车患有腰锥盘突出、风湿等病痛,把她调整到速递部主任的岗位上,她也就兢兢业业的开展上门营销工作,短短几天时间,签约了几家单位。但是没过几天,当地的干部群众纷纷上门要求让朱正琴重回邮路,继续为他们服务。为了满足当地群众的要求,“乡亲们离不开我,我也舍不得乡亲们。”朱正琴再次回到乡邮路上……
 

责任编辑:吴茜岄【收藏】
上一篇:黔东南榜样 胥思霞
下一篇:畲族文化的“拾荒人”——赵华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