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热门景区遭“先涨后降”质疑 先涨35元再降20元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3-04-27 09:24:48  来源:  

  景区降价 管理压力攀升

  尽管如此,逾千家景区门票的下调对多数有出行计划的游客来说仍是个利好消息。据了解,此次这么多景区实行降价行动,其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拉动景区的旅游消费人群、增加旅游收入,同时带动景区周边吃、住、行、购物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不过,由于往年“五一”期间的游客井喷现象 ,面对降价,不少景区都感到了无形的压力。《郑州晚报》26日报道称,福建太姥山景区宣传营销处一位负责人表示,太姥山景区在黄金周期间本来人流量就很大,去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太姥山7天的旅游人数累计达到8万人次,最多的1天达到2万人次。此次门票降价,增长的旅游人群肯定会给景区的管理和安全工作增加难度。“所以,面对降价,我们感到压力很大。”

  针对景区降价带来的更多客流,不仅经营方在管理上压力增加,很多即将出游的旅客也难免有所担心。往年五一、十一假期旅游景区人满为患的画面还历历在目,去年实行的假期小客车高速公路免费政策更是把“黄金周”演变成了“黄金粥”。

  对此,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张金岭表示,其实降价只是打破“门票经济”第一步,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产品才是最终的目的。景区门票本身的涨价或降价不能单纯地说好或者不好,关键是看这个景区能够给游客带来什么。比如说故宫,因为其客流量十分巨大,景区通过价格杠杆调节客流量,也就是优质优价,其实是在解决景区的承载量问题。

  要彻底化解旅游业“门票经济”的困局,积极延伸产业链无疑是最好的手段,利用经营项目多元化带动收入的多元化发展。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主任王衍用在此前接受中新网视频访谈时就表示,不管是哪种类型的景区,都应该把产业要素都适度延伸,将吃、住、行、娱乐、购物和交通6个要素都充分利用,这应该是中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方面。(种卿)

责任编辑:陶明霞【收藏】
上一篇:两高发布司法解释: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起点提高一倍
下一篇:英国性侵儿童通缉犯落网 曾任教学校称其未遭过投诉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