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点亮苗乡,光明侗寨--从江供电局十年发展纪实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2-12-11 15:06:58  来源:  

  转变:服务从“电老虎”到“电保姆”

  电老虎,惹不起,不交电费就断电。报装难、用电难,群众敢怒不敢言,这是90年代以前普遍存在的现象。

  体制改革后,从江供电局转变服务态度,提倡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以服务企业、电力客户为大局,从行风建设入手,不断创新服务手段,真心实意为客户着想,为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做客户的知心朋友,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赢得更高的社会满意率,积极当好“先行官”。

  镜头一

  2008年1月中旬,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冻雨冰雪灾害冻凝黔东南大地。厚重结实的冰凌、冰柱牢固紧密地“聚集”在导线上,依附在杆塔上。全县供电辖区内冰灾导致35千伏线路倒杆、短线37处, 10千伏线路倒杆1801处、断线1585处,变压器损坏67台。110千伏从榕线、从黎线故障,造成国网跳闸,从江电网瘫痪。导致全县1115个配变停止运行,75585用户全部停电。除县城的几个重要台变由小水电供电外,全县21个乡镇陷入黑暗之中,形势非常紧急。

  面对险情,王学军局长亲自带领党员、青年突击队员携带工具材料和破冰挖路用的十字镐、铁铲奔赴抢险现场,指挥抢修,顶作漫天冻雨与队员一起敲冰、立杆、降线,将一根根被冰凌压倒断裂的导线重新“粘合”架起,饿了就啃一口冷馒头就冰块,一干就是五六个小时,高空寒风瑟瑟,杆塔结冰厚滑,作业难度非常大,但与已年逾五十的王局长一起战斗,突击队员们的心里暖烘烘的,没有一人叫苦退缩。无尽的冰封使党员、青年突击队的旗帜更鲜艳。

  在贵州电网公司、凯里供电局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局职工不畏严寒,迎难而上,发扬“众志成城、顽强拼搏、、不胜不休”的抗灾精神。奋力抗冰保电,取得了这场抗冰保电战役的全面胜利。

  镜头二

  “大年初一晚上,我和老伴正在吃火锅,忽然“呯”的一声,插座线都爆了,差点燃起来。儿子和儿媳又出外打工不回家,只好打电话向供电所求助。开始还以为自己在市场上买得伪劣产品呢,等供电所的同志上门来帮整电,才知道原来是插座线用花线代替,线径小了才导致爆炸,主要是开始我们不懂这些道理啊!幸好没有伤到人。”从江县西山镇顶洞村的75岁的孟老爷子一提起这事还心有余悸。

  针对农村节后外出务工高峰、农村留守老人儿童家庭的增多,农村安全用电引起从江供电局高度重视,以创先争优提升服务理念,结合“六走进”服务,利用抄表员上门宣传和散发宣传资料、面对面交谈等形式深入基层开展安全用电知识教育,以增强老百姓安全防范意识。同时,清查辖区线路安全隐患,对农村室内线路老化和新增家庭电器注意事项的宣传,引导群众安全可靠用电,并提醒老百姓注意砍树要避免触及线路,以免危及人身安全和引发森林火灾。

  镜头三

  果农大户杨勇强说,今年果结得多,但由于有两个多月没下雨了,不仅果树受到影响,同时也直接影响到果子的大小和糖度。现在有供电局帮忙架设近3公里浇灌线路,解除了果农们的后顾之忧。

  由于持续干旱,果子正值澎涨期,如未能及时浇灌,将直接影响到果子的产量和质量。2011年8月31日,从江供电局在得知滚玉果园面临的实际困难后,借助“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立即组织党员服务队、青年志愿者队顶着36度高温天气前去帮扶果农抗旱。滚玉村千亩果园因地势较高,没有足够的水源,只有到距果园4公里外的滚郎寨架设临时线路到寨边小溪抽水,然后通过车子拉到果园的大水池,再由水池抽出进行浇灌,及时解决了果园无水浇灌难题。

  镜头四

  从江县是黔东南最边远的贫困县,农村危房所占农户比例高达65.1%。2011年危改工作中,从江供电局结合自身职责,积极整合各类项目资金,投入资金100万元电力物资及人力500余人次支持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期间,该局领导班子多次深入各乡镇、村督促检查,及时解决危改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完善电网建设任务,及时为搬迁户安装了照明电。

  刚边乡高麻村,全村375户村民,己在地质灾害区居住了上百年,数次遭受泥石流灾害,形势十分严峻,由于高麻村附近山高坡陡,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集中搬迁点,难度大。为落实搬迁难度,县政府通过以单位挂靠帮扶的形式化解难题,在此期间,从江供电局召集精兵强将突击整整三天时间,及时为高麻村解决了线路迁改问题。

  2011年6月,往洞乡沙往村30户危改用户房屋建好后,用电一直是从40多米外的老房子拉线供电,线路凌乱不堪,安全隐患非常大。从江供电局职工主动放弃周六休息日,及时为该村30户农村危房改造用户接电,并清理了凌乱的线路,排除了安全隐患。

  镜头五

  随着“厦蓉高速公路”、“贵广快速铁路”和“洛贯产业承接区”的开通和建设,从江由最偏僻县变成了“贵州出海第一站’、贵州连接“珠三角”的桥头堡。

  在“招大引强”战略引领下,从江县产业转型风生水起,洛贯产业承接区正逐步成为投资的热土,各地投资商纷纷前往考察后并落户。4年间投资的项目共61个,拟投入资金37亿余元,已投入资金5亿多元。拟投资在5千万元以上的项目就有18个。今年前5个月,共签约项目14个,签约资金85亿元,到位资金2.6亿元。这翻天覆地的变化体现出县政府招商引资显著成效,高速发展的背后,电网建设为其注入了强大动力和支撑。

  “可以说,工业园区发展到哪里,电网规划就跟进到哪里。”局长吴子刚对着十二五电网规划图说。

  2012年2月,结合洛贯经济开发区“十二五”期间新增用电负荷情况,,凯里供电局计划发展部专家在从江县相关部门领导陪同下查看规划图和实地勘察,正式开始启动总投资1.8亿元,占地面积50亩,总设计变电容量3×180兆伏安的洛香220千伏变电站建设工作。该项目的规划建设,将能够满足洛贯经济开发区“十二五”及更长一个时期产业用电及城市用电需求,同时为开发区大规模招商引资提供坚强可靠的电力保障。

  “第一次和从江供电局打交道。在用电问题上,他们有求必应、有诺必践,我们的企业刚起步,就享受到电力的‘五星级服务’了,这也是我之前想不到的。”从江县江厦华茗竹木制造有限公司经理满心欢喜地说。

  江厦华茗木业是从江县洛贯产业承接区引进第一批项目投资厂商,厂房占地面积260亩。主要生产高尔夫球棒、高级篱笆桩、园林工具棒等各种装饰材料的木制产品,计划投资1.2亿元。为了不耽误该厂的厂房建设进度,从江供电局为该厂开通供电服务“绿色通道”,优化业务流程,从报装、勘察、选址到安装,仅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顶着6个多小时的细雨,安装了一台50千伏安变压器和架设80多米的高压线路到工地。及时解决了该厂建房急需临时用电的燃眉之急。

  2011年4月,从江县明达水泥厂落户。该厂是从江规模最大的一家水泥厂,投资5.1亿元,报装容量为16630千伏安。为使该厂能在预期时间完全可以投入生产,从江供电局依照“绿色通道”方案,专门为该厂架设一条10千伏专线(贯明线)。目前,该厂厂建工作基本结束,正在筹备生产设备和对辅助设备的安装,预计今年9月份投运生产。

  “从厂子落户至今,供电局经常到厂里走访,帮助我们解决了用电难题,有这样可靠的电力支撑,我们厂的生产有保障啊!”从江县明达水泥厂厂长梁国兴满怀信心地说。(梁光源)

责任编辑:唐旭【收藏】
上一篇:凯里市委副书记周文锋:通过微博服务于民
下一篇:从江:3000万构筑社会养老体系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