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民生连线- 求职招聘- 旅游- 房产- 酸汤社区- 吃喝玩乐- 黔港微博- 家园博客- 生活帮- 手机报- 团团赚- 专题

订阅
首页| 全州新闻| 时政要闻| 县市新闻| 专题新闻| 民生连线| 视听中心| 黔港图库| 投资黔东南| 招商引资网
首页 > 汽车 > 新车 > 正文

汽车“召回”法规出台 “三包”再求意见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投稿QQ:449315
时间:2012-11-03 10:04:37  来源:中新网  

  专家指出,我国整体汽车质量管控体系的完善,并非一蹴而就,恰如汽车召回制度之所以酝酿多年才出台,其中本身隐藏着很多难题。

  首先,从目前国内汽车缺陷的认定上来看,就面临难题。比如汽车检测机构少、检测费用昂贵、检测时间长、相关标准不完善。如何准确认定汽车存在质量隐患或设计缺陷而必须召回,确实需要花很大工夫。

  其次,由于消费维权体系不完善,汽车消费者与厂商间在出现争议时地位不平等,长期受困于“举证难、求偿难,维权难”。

  第三,我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自主产品质量还难以与国外大品牌抗衡,如果加大了汽车质量的监管力度,严格实施召回规定,必然对国产汽车带来更大压力。

  消费者翘首盼“三包”

  盼星盼月,中国消费者终于盼来了汽车召回法规,而另一项汽车消费者权益保障政策——汽车“三包”,也在今年再次向社会征求意见。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汽车消费投诉几乎涵盖了汽车及零部件质量、合同问题和售后服务问题的所有领域,合资品牌与进口车的投诉均有所增加。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硬性法规制约,企业投诉处理的效率偏低,而且投诉流程繁琐、反复投诉的现象时有发生。

  很明显,更严格的质量监管、更有力的消费者保护措施,是中国汽车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从去年开始,国内汽车召回法规加快制定,同时“三包”征求意见再次启动,已经传达了某种信息,即中国汽车消费保护网将越扎越紧。

  知名汽车专家杜芳慈指出,《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三包”制度,是对消费者不同形式的保护,召回是针对安全缺陷,“三包”是对安全缺陷以外进行规范,“三包”和召回管理的流程范围、企业赔偿都不一样。

  汽车业内专家钟师也认为,根据世界上汽车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三包”也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虽然有短痛,但无法回避。

  “汽车维权领域的空白,是我国发展汽车社会极大的软肋和短板。”钟师说,“更快出台汽车‘三包’,也许是我国发展汽车产业必须迈过的一道‘坎’,也是真正树立品牌质量信心的必然途径。”


责任编辑:gongxiuxiang【收藏】
上一篇:广州日产天籁仅售18.98万元
下一篇:恶习害人 司机扭头看热闹导致追尾两人遇难
分享到: 黔东南微博 QQ空间 新浪 腾讯 网易 搜狐 贴吧 谷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