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月进入车市传统淡季,这两个月处于上、下半年的过渡期,车市状况将直接影响到下半年整体走势。上半年,受上年“理性回归”的影响,车市一直不温不火,直到5月才迎来了久违的产销双增长。对于下半年车市,不同经销商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法,有积极备战淡季,在消费市场寻找更多机会的,也有调养生息,为下一轮进攻做好准备的。总之,接下来的淡季不会太平静。
市场 购车需求受淡季影响被短暂压制
对于郑州消费者,已经养成了“金九银十”的消费习惯,之前的7月、8月反而成为市场上的“传统淡季”。
走访本地市场,大多数经销商早早便把促销利器摆在案头,只待合适时机一股脑地推出。当然也有部分经销商捷足先登,降价、送装饰、延长保修年薪等促销政策早早便推出施行。
去年,7月、8月车市在大力促销下也出现了转机,但大势难挡,纵观全年的产销数据仍摆脱不了“微增长”的现实,习惯了两位数增长速度的经销商今年不得不挖空心思笼络客源,在淡季保证销量。
“购车刚性需求依然存在,并且该需求正在与消费者购买能力的提升一并高涨,但碍于淡季的传统影响,刚性需求短暂被压制或在情理之中,此时就看谁能把淡季营销做到极致了。”业内人士直言,随着低价促销的深入,车市淡旺季的特征势必会越发模糊。“由于不少车企联合经销商在淡季中推出幅度较大的促销政策,在求学热、结婚热、上学热等消费潜力释放的刺激下,车市呈现出淡季不淡的景象应该不是难事。
该业内人士同时还说,不少持币待购的消费者仍存在购车疑虑,总以为“金九银十”是购车良机。“从去年九十月份的销售数据看,‘金九银十’成色大减,促销力度相比平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甚至还不如平时。所以,建议大家买车还是把眼前的实惠摆在首位,把宝押在下半年不保险。”
声音 降价促销唱响淡季营销主旋律
进入七月以来,车市淡季影响逐渐显现,但也有部分经销商坦言,淡季事实存在,从目前统计的销量看,影响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上周末,记者来到位于中原西路的东风日产中原店,店内熙熙攘攘的客户把销售顾问“全面封锁”。该店市场部经理表示,近期店内客流量较上月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成交量虽小幅下降,但销售目标没受多大影响。
和东风日产中原店情况相同的还有不少合资品牌经销商。经营上海通用、北京现代、广汽丰田、东风悦达起亚等品牌的经销商负责人均表示“目前淡季影响不是太大,但8月就不好说了”。
与合资品牌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部分自主品牌和进口品牌。
“最近两天气温不是太高,进店客人还算不少,但相比5月的时候还是减少了近四成。”一位合资品牌经销商坦言。
“上半年,郑州两家平均每月320台的销量还是低于销售预期。”河南国际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鲁萧峰透露,“年初,公司制定的增长率是40%,但目前我们的统计数据仅为20%。进入传统淡季后,此数据仍将降低。”但鲁萧峰同时表示,大力度的促销将对淡季的销售起到积极的作用,市民选择此时购车实为最佳时机。
郑州之星行政总监陈政良也坦言:“上半年逐月下降,1~5月份共计销售1773台,距离全年5000台的销售任务相差还是不小的。目前淡季已经来临,经销商要想保证销量必须推行大力度的降价促销,就拿奔驰说,我们近期的营销重点就是要让消费者以最低的车价圆了自己的‘奔驰梦’。”
政策 大力度“国字号”优惠政策“空降”有难度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现有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为800.03万辆和802.35万辆,同比增长3.19%和1.70%。其中乘用车产销634.07万辆和633万辆,同比增长7.05%和5.48%,虽然从增长率来看,今年车市走势放缓的格调已经确认,但从上半年月销量的变化不难看出,今年车市正在逐渐消化去年政策退出的不利影响,回归到合理的增长状态,而这恰恰正是国家通过政策调控,希望最终得到的理想状态,基于此分析,下半年国家相关部门应该不太会再次通过政策干预,从而影响汽车市场的自我调整。
国家发改委相关部门日前的表态也部分印证了这一猜测,据透露,目前他们仍在讨论购车激励政策的必要性,但目前普遍认为没有必要采取同2009年一样的刺激政策。据业内人士分析,今年之所以不太会采取大规模的政策补贴,是因为2009年和今年有很大的经济背景差异,前者面临的是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我国4万亿补贴的拉动内需政策,而今年只是国内经济的自我调整和软着陆,一个健康、稳健的增长幅度正是国家调控部门愿意看到的。
另一方面,据国家发改委透露,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表示汽车产业的发展重点是新能源汽车,而并不仅仅是普通汽车的普及,因此即使有补贴政策出台,也将主要针对相关环保车型,单纯对乡镇居民补贴轿车购买的意义不大。
业内人士同时表示,目前国内市场很多品牌车型的价格在经过经销商的数次让利后,优惠幅度上已经远远超过了国家的政策补贴,与其观望等待,还不如抓住目前最好的购车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