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民生连线- 求职招聘- 旅游- 房产- 酸汤社区- 吃喝玩乐- 黔港微博- 家园博客- 生活帮- 手机报- 团团赚- 专题

订阅
首页| 全州新闻| 时政要闻| 县市新闻| 专题新闻| 民生连线| 视听中心| 黔港图库| 投资黔东南| 招商引资网
首页 > 财经 > 银行 > 正文

食品价格涨10% 统计局否认中国全面通胀时代来临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投稿QQ:449315
时间:2010-11-12 08:58:13  来源:新京报  

新京报报道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数据,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4.4%,年内首次突破4%,创25个月新高。其中,与百姓密切相关的菜价更是上涨了31%。如何实现全年CPI 3%预期...

 

    新京报报道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数据,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4.4%,年内首次突破4%,创25个月新高。其中,与百姓密切相关的菜价更是上涨了31%。如何实现全年CPI 3%预期目标,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说:“必须要付出更大努力”。

 

    食品价格增长10.1%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数据显示,10月CPI同比上涨4.4%,环比上涨0.7%,创全年新高。

 

    盛来运表示,食品类价格和居住类价格上涨带动整个10月价格上涨。食品类价格上涨10.1%,贡献率在74%。其中,蔬菜上涨31%,水果上涨17.7%。

 

    盛来运分析说,蔬菜、水果上涨快,主要原因除了成本推动和流动性比较充裕外,还有两个重要原因超预期。一是国外农产品大幅涨价以及大宗商品涨价,对国内的影响超过预期。另一原因则是今年国内自然灾害多发重发。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翘尾因素到12月将为零。

 

    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此前表示,由于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各国相继出台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宽裕的流动性对物价上涨造成压力,需有释放过程。

 

    否认全面通胀时代来临

 

    盛来运表示,未来一段时间,通胀压力仍然很大。针对10月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的现实,盛来运指出,这有季节和物价的因素。

 

    有记者问全面通胀时代是否来临,盛来运表示,这次价格上涨是结构主导型上涨,非食品类价格开始上涨值得关注。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9日表示,今年物价指数将比3%略高。要实现年初制定3%的物价指数,盛来运昨天表示“必须要付出更大努力”。

 

    房地产二次调控初现成效

 

    在昨天的发布会上,盛来运临时增加了对房地产数据的介绍。

 

    据盛来运介绍,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8.6%,涨幅比9月份分别缩小0.5个和0.3个百分点。“从10月份的房地产运行情况看,9月底开始的房地产二次调控初见成效。”

 

    有记者问统计部门是否借人口普查调查住房空置率一事,盛来运说,人口普查入户调查的住房信息,对判断居民的居住情况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对分析住房的使用和闲置情况会提供一定的资料。但由于人口普查工作量很大,普查第一批主要结果会在明年4月份公布。不过,盛来运并未明确是否会使用这一结果调查空置率。

 

    “CPI没有被低估调整”

 

    针对中国CPI五年被认为调低和低估7%的说法,盛来运明确表示,统计局已经注意到这篇报告,并与研究者沟通,认为从报告结构来看,得不出上述结论,“CPI不存在低估,更不存在人为调整的情况”。

 

    焦点

 

    业内称立即加息可能性小

 

    10月份CPI同比创下年内新高,加息呼声再起。

 

    在不少经济学家和业界人士看来,此番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再度加息仍有必要。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王小广认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稳定物价有一定作用,但并不能达到最佳效果。

 

    不过,仍有观点认为加息影响更为深远,应慎重对待。北京大学教授曹和平不赞同连续加息,他指出,应在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同时关注通胀。

 

    业内人士多认为央行立即加息可能性偏小。央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日前表示,非常时期的非常规政策已完成使命,中国应回归常态、稳健的货币政策。

 

    感受

 

    大蒜苹果轮番上涨

 

    多地居民称“感觉口袋里的钱也越来越不够花”

 

    在4.4%这一抽象数字的背后,是居民对诸多商品价格一年来“此起彼伏、轮番上涨”的直观感受。

 

    八成食品零售价上涨

 

    “一个接着一个,一波连着一波,今天还是大蒜,明天就成了苹果,涨价就像是推翻了多米诺骨牌。”谈起当前的物价,北京市民刘莹无奈地说。

 

    从年初农贸市场里的大蒜生姜,到后来收藏市场里的玉石邮品钱币,再到当下超市里的水果蔬菜 在居民对物价的日常关切中,这些商品正轮流扮演着价格上涨的主角,一路延伸过来。

 

    根据发改委对10月份城市食品零售价格监测数据,在监测的包括蔬菜、粮油、鲜肉类及水果共31个产品中,与9月份相比,共有24种产品价格上涨,约占统计总品种的80%。

 

    “现在10块钱能买什么?”

 

    与此同时,物价的影响愈加明显。

 

    在南京一家企业上班的工薪族赵玉洁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最大面额的100元能买20个苹果或者3袋羊肉,苹果够自己吃半个月,羊肉只够一家人吃一顿。“连吃方便面都不便宜了,两块多一包的方便面如果自己再加上鸡蛋、火腿和西红柿,成本不低于5元钱。”

 

    50多岁的济南市民宋女士说:“物价涨幅太厉害了,大蒜一斤8元、生姜一斤7元,苹果价格更是一天一个价,感觉口袋里的钱也越来越不够花。”为此,宋女士每天辗转于自家附近的各大菜市场和超市,比较价格,一遇到打折菜或特价菜总是毫不犹豫买下。

 

    “看,现在10块钱还能买到什么?”10日晚,在济南马鞍山地下银座超市,68岁的张大娘无奈地说。鸡蛋大的红富士苹果,已经卖到每公斤7元,张大娘挑了6个,就花了5元多。“去年,这种小苹果十块钱能买一网兜。”虽然张大娘不懂什么是CPI,但她能明显感受到物价上涨的压力。

 

    现象

 

    多地现“囤积族” 团购受追捧

 

    面对CPI超预期增长,很多市民正想方设法与CPI涨幅“赛跑”,出现“囤积族”“团购”等群体。

 

    1 精打细算族

 

    记者在北京、济南等地商贸市场采访发现,面对物价上涨,许多市民开始过起更加精打细算的日子。不少市民利用超市特价、商场“返券”、店庆酬宾以及非高峰时段购买机会,花最少的钱买更多东西。一家超市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超市限时特价鸡蛋、豆油、大米、猪肉等,较正常市价便宜不少,现在一些年轻家庭主妇也加入其中。

 

    2 囤积族

 

    除精打细算外,还有人提前囤积。

 

    在济南,继前不久出现“囤气族”后,最近又出现“囤菜族”。市民林凯告诉记者,他已赶在调价前将自家的天然气卡充满,本周二济南举行关于上调天然气价格的听证会,每立方米天然气将至少上涨0.3元。这两天,由于担心天气转冷白菜价格继续上涨,他和身边不少朋友又将囤积目标投向白菜。

 

    3 团购族

 

    记者采访发现,不少人开始主动出击,通过网购、团购等方式降低生活成本。以棉花价格不断创出新高背景下的服装为例,一位市民就表示,现在购买衣物基本上都是从实体店看中后,上网店购买,网店商品一般较实体店价格低两到三成,多的甚至达到五成。

 

    4 避难族

 

    还有市民将资金投入股市等以求保值增值。

 

    在北京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小赵最近到银行开设炒金账户,尽管国际金价已涨至每盎司1400多美元的高位,他还是决定把自己的“死工资”放到金市去保值。“现在将钱存银行相当于越存越少,投到股市没时间盯盘,炒农产品又缺乏渠道,炒黄金不求致富,只要不赔太多就满足了。”小赵说。

 

    在济南一家银行工作的李阳阳也打算把几万元钱投入股市,“毕竟是一种投资的渠道。”

 

    5 等涨族

 

    记者采访了解到,不仅许多市民在为积蓄寻找“避难所”,一些农民面对不断上涨的物价,也制定了自己的打算。“粮食、花生、苹果、红薯,价格都在涨,我不信猪价今年不涨。”山东省临沭县玉山镇的养猪户景飘边思考着最近的行情,边下决心多进些猪崽。

 

    观点交锋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

 

    通胀压力有所增大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表示,一般分析认为CPI约为4%,没有预计能达到4.4%,微超预期。他表示,原来预计4季度的通胀压力会减轻,目前是有所加大,后两个月CPI增速下降的可能性比之前下降。

 

    张认为,当前通胀形势比较严峻。因此,相对于利率手段,央行的后续手段,可能更倾向于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等数量工具。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

 

    中国目前不存在通胀

 

    中国社科院学者认为,中国目前不存在通胀。

 

    昨日,在中国社科论坛上,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表示,国际上CPI连续6个月涨幅超过3%被称为通胀,国内亦使用此概念,应区别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

 

    “从今年5月份算出来,已经有好几个月超过3%,好像使用通胀是有道理的。”王国刚说,细细算下来,这没有道理。王解释,发达国家CPI构成中不包含农产品和资源类产品,而中国CPI中农产品或食品类占1/3。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扬导致CPI上行,是物价上涨,不是通货膨胀,因为通货膨胀是货币发行过多导致物价上涨。因此,他认为,目前中国并不存在通胀。(杨华云 胡红伟)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全国前十月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1.5%超7万亿
下一篇:中石油称六因素导致柴油紧缺

相关新闻

分享到: 黔东南微博 QQ空间 新浪 腾讯 网易 搜狐 贴吧 谷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