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民生连线- 求职招聘- 旅游- 房产- 酸汤社区- 吃喝玩乐- 黔港微博- 家园博客- 生活帮- 手机报- 团团赚- 专题

订阅
首页| 全州新闻| 时政要闻| 县市新闻| 专题新闻| 民生连线| 视听中心| 黔港图库| 投资黔东南| 招商引资网
首页 > 财经 > 银行 > 正文

奢侈品在中国耍大牌 频敲质量安全警钟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投稿QQ:449315
时间:2010-03-23 09:15:27  来源:国际金融报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大国,但就是在被奢侈品看作“最后的圣地”的中国,国际大牌缘何频敲质量安全警钟范思哲、HUGO BOSS……这些以“做工考究、质量过硬”著称的国际大牌...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大国,但就是在被奢侈品看作“最后的圣地”的中国,国际大牌缘何频敲质量安全警钟

范思哲、HUGO BOSS……这些以“做工考究、质量过硬”著称的国际大牌,却被曝存在质量安全问题。日前,浙江省工商局对各大商场销售的进口品牌服装质量监测结果显示,抽检的国际知名品牌服装过半不合格。

世界奢侈品协会2010年初公布,截至2009年12月,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达94亿美元,全球占有率27.5%,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

一家商场负责人透露,爱马仕西便裤和范思哲牛仔裤价格都不菲,前者每条售价高达7000元以上,后者也要3000多元。“这两个品牌的裤子在杭州每个专柜一个月能卖出10多条。”

“虽然洗涤时曾发现裤子会褪色,但是想到是几千元一条的大牌,我从不敢怀疑是质量有问题。”孟女士在看到《浙江省工商局关于流通领域进口服装质量监测情况通报》时仍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购买国际大牌产品是消费者的自由,值得警惕的是即便大牌出现质量问题也不能去直面,权益受损也不敢去维权的盲目崇拜心理。”杭州市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傅立群表示,中国消费者的迷信心理也是国际大牌在中国“耍大牌”的原因之一。

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表示, “不可否认,目前我们不成熟的市场监管体系、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和对洋品牌的监管‘一好百好’的思维惯性,某种程度上助长了跨国公司的违法行为。”

“一次又一次扯下国际大牌的遮羞布,只是想提醒他们,在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对进入中国市场的所有商品实施公平、对等的监管原则,质量和标准是我们永远的底线。”郑宇民表示。

(《 国际金融报 》 本报综合报道)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上海房展:开发商在试探 消费者在观望(图)
下一篇:炒家出手再炒普洱 早茶茶水或会涨价(图)
分享到: 黔东南微博 QQ空间 新浪 腾讯 网易 搜狐 贴吧 谷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