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贵州茅台官微消息,12月1日,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荣获第二十届“全国质量奖”,这是贵州茅台在2003年和2011年后再次获得“全国质量奖”这一在全面质量管理方面的最高荣誉。
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茅台酒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丁雄军在主旨演讲时说了这么一句话,“茅台发展的每个重要阶段和关键风口,都以‘创奖’为新征程添码助力。”2003、2011年,茅台发生了什么,这次三度夺得“全国质量奖”又将迎来什么未来?
▋2003年创奖:以质量求生存,实现行业领先
贵州茅台第一次获得“全国质量奖”是在2003年,彼时的贵州茅台上市2年,实现了“产能破万吨、利润市值登上行业第一”的历史性跨越。
当年贵州茅台最具标志性的一个数据,在于产能突破万吨,达到11794.49吨。这是毛主席在1958年提出茅台酒要生产1万吨后,贵州茅台时隔45年才圆梦。于生产型企业而言,产量的提升,对于质量的要求会更高。
尤其是在2003年,这是中国白酒第一个“黄金十年”的起点,行业竞争异常激烈。随着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GDP快速增长为白酒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酒水需求十分旺盛,各家酒企竞争白热化。
当时营收、利润、市值、行业地位都远不如今的贵州茅台,将重心放在了质量上,“以质量求生存”打开行业竞争局面,目标是实现行业领先地位。
至今很多人熟知的茅台“四个服从”——成本服从质量、产量服从质量、效益服从质量、速度服从质量,就是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提出来的。
据茅台酒厂厂志记载,2001年贵州茅台上市后开始启动争创全国质量奖,旨在促进ISO9000系列标准(2000版)落实到实处,促进各种质量制度的健全落实,促进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确保茅台酒质量的稳定提高。
无论是企业战略还是生产执行,贵州茅台都以质量为核心,主动顺应时代发展,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第一次尝试系统性引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深入贯彻ISO9000、ISO14000等标准体系。
正因为此,贵州茅台获评当年的全国质量奖。2003年12月8日,“贵州茅台酒上万吨暨公司荣获全国质量奖庆祝大会”在贵阳举办,庆祝公司的两件大事。
全国质量奖自2001年启动,2003年对评审标准进行了修订,基本以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卓越绩效模式标准为主。这也意味着,贵州茅台的质量绩效管理模式已逐步向国际接轨。
从当年的7家获奖企业看,酒类只有贵州茅台和五粮液,其余五家分别是钢铁、煤业和交通。
质量绩效管理的积极效应也在显现。从2003年财报可以看到,贵州茅台营收24亿元、净利润5.86亿元,当年市值约70亿元。相对20年后的千亿茅台而言,这些数据都很小。但是在2003年,利润市值已登上了行业第一。
这就是丁雄军提到的贵州茅台2003年第一次创奖“打响了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第一枪”。
▋2011年创奖:质量纳入战略规划,成就行业第一
时隔8年后的2011年,贵州茅台第二次获得全国质量奖。这一年同样是贵州茅台发展的重要阶段和关键风口,此时的目标是抢占“中国白酒头部领军企业和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的行业地位。
当时正值“十二五”开局起步和贵州茅台国营60周年重要时期,2011年贵州茅台利润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23亿元,营收也实现184亿元,产量近4万吨。
此时的白酒行业处于持续上升阶段,产销量、销售收入快速提升,行业盈利能力持续增强。2011年,白酒行业产量突破1,000万千升,行业销售收入突破3,000亿元,利润等指标再创历史新高。许多白酒企业开始大规模扩产。
面对行业趋势,质量进入了贵州茅台5-10年的战略顶层规划。贵州茅台提出坚持“质量兴企”的战略规划,再一次运用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检视提升自身管理水平。
2011年,贵州茅台主导编制《酱香型白酒》(GB/T26760-2011),是行业内首批单一香型类白酒国家标准,还在“十二五”技改工程中开展“茅台酒制酒制曲生产工艺在中华片区的应用研究”。
在茅台人看来,质量高于一切,只有始终不忘质量初心,坚守传统工艺,严格质量控制,才能永葆茅台酒品质稳定,才能推进茅台永续发展。
2011年,贵州茅台第二次进入全国质量奖获奖名单,这一年的获奖企业已扩充到12家,酒类依然只有贵州茅台和五粮液,其余除了钢铁、煤业,增加了航天科工、电缆、木业等。
正是有了对质量的战略规划,为进入“转型大业”时期的贵州茅台“调结构、促转型”打下了基础,率先走出白酒行业深度调整期,继续保持“中国白酒头部领军企业和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的行业地位至今。
▋2023年创奖:有成长有成效有成绩,对标世界一流
时隔12年,贵州茅台第三次获得全国质量奖,此时的全国质量奖已与美国波多里奇质量奖、日本戴明奖、欧洲质量奖合称为“世界四大质量奖”,评选难度更大,意味着茅台卓越绩效模式及取得的显著质量、经济、社会效益再次受到认可,茅台管理层将此次创奖成功定义为“有成长,有成效,有成绩”。
顾秀莲(左二)、贾福兴(右二)为茅台颁奖
首先是成长。从企业看,今天的贵州茅台主要经济指标已比2011年增长了逾10倍,成为超千亿营收、2万亿市值、连续8年蝉联全球最具价值榜的酒类品牌,企业也有了新对标,那就是加快成为“品质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
成长的还有团队。据介绍,贵州茅台此次参与创奖的团队以85后、90后干部员工为主,横跨了生产、销售、经营管理、财务等全领域,按照“高位统筹、集中攻坚、全员协同”的工作原则,发扬“自信自强、艰苦拼搏、锐意进取、奋勇争先”的茅台创奖精神,整个创奖团队全体人员通力配合、攻坚克难、尽锐出战、追求卓越,近一年的创奖历程中,锻炼和培养出一批具有现代管理理念、掌握运用现代管理工具的新生力量。
这支贵州茅台的新生“主力军”“先锋队”,将为茅台永续发展提供人才动力。很直观的例子,在2003年和2011年参与创奖的团队,很多都已成为了贵州茅台的高管和中坚骨干。
丁雄军作主题演讲
其次是成效。每一次创奖,对于贵州茅台都是一次总结质量管理经验,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工具方法的机会,并将形成的优秀成果和有益做法运用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不断巩固竞争优势、改进缺点不足、补齐发展短板,在良性互促的循环中不断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和能力。
正如此次全国质量奖评审委员会评价,贵州茅台文化和战略各项绩效指标持续向优,展现了公司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基于卓越绩效的特色文化和战略,将持续引领茅台的高质量发展。
此外,2016-2023年,贵州茅台品牌价值连续八年蝉联英国品牌评价机构Brand Finance发布的《全球最具价值烈酒品牌50强》榜单第一位,致力生态环保和公益支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传承基于自然力的古法酿造基础上,建立数字化转型及技术和管理创新,加速现代化建设进程,技术创新实力继续保持行业第一都得到了评审专家的一致认可。
第三是成绩。正是有了近一年的全厂备战、全员迎战和协同作战,从12月1日公布的名单看,在全国质量奖组织奖中,贵州茅台取得优异成绩,也是唯一一家白酒企业。与贵州茅台获选的还有核电、电力、能源等重工业,作为“国之大器”,质量是重中之重。
面临绿色化、数字化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千亿体量的贵州茅台如何做好传承与创新,在“变”与“不变”中寻求平衡,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此次获奖给出了“时空法”匠心质量管理模式的答案。
自2022年以来,贵州茅台陆续开展各层次、各类别质量管理提升活动,结合长期质量管理实践,总结提炼了一系列模式方法,才形成顺天应时、因地制宜、循法而成的“时空法”匠心质量管理模式。
从定义看,“时空法”匠心质量管理模式与前两次获奖时的质量管理一脉相承,又增强质量体系的系统性,持续提升茅台标准的先进性,更加注重全员、全领域、全要素、全链条、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
正如丁雄军所说,“时、空、法”,就是茅台在传承创新、追求卓越质量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套独有管理模式,并在生产质量管理中得以具体应用。
第二十届全国质量奖荣誉证书及奖杯
这让业界看到了茅台在质量管理上的成长,不仅始终把做好产品、抓好质量作为根本,还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推进质量体系现代化。
一家生产型企业在20年时间3次获得“全国质量奖”,并不多见,在此次的14家企业中只有三家。“全国质量奖”评审委员会认为,这充分诠释了“追求卓越,永无止境”的企业精神。
在业内看来,3次获得“全国质量奖”彰显质量是贵州茅台的品牌核心竞争力,一脉相承并与时俱进的质量管理模式,不仅是过去优秀经验的沉淀,也是未来质量变革的驱动,极大地扩充了茅台质量的特色内涵。
随着中央发布《质量强国建设纲要》,质量已成为推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所在,茅台第三次获“全国质量奖”,也将在新一轮质量为要的关键风口,迎来新一轮的高质量发展。
而推动质量管理实现新跨越,正是茅台“双一流、三突破、五跨越”战略目标中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