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黔粤连心 教育关情 | 奇槎小学王玲老师在赴黔“协作共育”支教活动中彰显教育美好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22-11-17 09:56:41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网讯 2022年8月,佛山市教育系统深入贯彻粤黔两省党委、政府关于东西部协作的决策部署,组织派遣二十六名佛山教育人赴黔东南州开展教育协作工作。禅城区奇槎小学的王玲老师成为协作工作中的一员。

 
  8月29日佛山市东西部协作教育团队来到贵州黔东南州州府凯里参加2022年佛山市对口帮扶黔东南州支教教师座谈会。王玲老师作为禅城区教师代表发言,代表禅城教育人做好表率,全力以赴,实现协作教育效益最大化。

 
  为把东部沿海的教育理念、实践经验与黔东南教育主动融合,深度契合,王玲老师来到黔东南州天柱县第七小学担任六年级新组建班级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倾情付出,尽情协作,洒向校园皆是情。

 
  德心融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培训
 
  金秋9月时值贵州疫情严峻,结合天柱县第七小学的防控疫情工作,王老师为切实提高第七小学全体教职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识和能力,带领全体教职员工深入学习掌握心理危机干预基本知识与技能,以增强对学生心理应激反应的敏感度,9月28日,王老师在学校四楼会议室作《疫情下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的专题讲座,全校教职工参加了此次培训。

 
  王老师站在专业的角度,为天柱县第七小学全体教职工进行了及时又实用的校园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培训。培训从预警信号识别,全面筛查,行动干预,到突发事件现场急救措施等方面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讲解,培训提高了教职员工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有效预防和干预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阅读策略引领高效课堂教研示范课
 
  王玲老师结合所主持的佛山市禅城区“十四五”教育教学基础学科《部编版小学语文中高年级“快乐读书吧”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研究》课题研究,以六年级阅读策略单元《竹节人》为题,10月14日在第七小学四楼录播室和七小教师们共赴一场充满思考的教研示范课。

 
  课堂上师生们与阅读为伴,以阅读策略任务单为导向,温馨对话,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表达,提升孩子们创造性的思维品,让“阅读目的”与“文本理解”有机融合,“方法训练”和“能力提升”一体推进。课堂上老师和学生进入真学实练时空,实现了从“阅读策略认知”到“阅读能力习得”的螺旋上升。

 
  梁桂花副校长评价:“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王老师的课堂中,学生习得阅读的方法,提高了语文学习的能力;杨维卓和龙灵副主任评价到:这是一节有深度、有新意、有水平的阅读课例,整节课紧扣新课标、阅读策略整合意识强,教学方法新颖独到,是一节高效实用的语文课堂。示范课让老师们有所思、有所得、有所悟,积极进取的七小教师们让优质教育之花在这片教育的热土上生根发芽、馥郁芬芳!

 
  润泽生命班级文化建设专题班主任培训
 
  天柱县第七小学非常重视班主任专业能力的提升,为进一步提打造高素质班主任队伍,促进学校育人工作稳步发展,助推学生成长,11月4日下午,王玲老师在录播室为全体班主任老师进行了《构建班级文建设,润泽生命教育》为主题的班主任培训会,和班主任们进行工作交流分享。佛山教育人来到黔东南进行协作教育教学,既是一次播种温暖的机会,也是一份收获。

 
  王老师从班级文化体系、班级文化精神建设和价值观引领,以及制度保障、评价引导、活动体验等方面结合自身的教育案例,深入浅出地给七小的老师们带来了一场班级管理盛宴,让在场的班主任们深受鼓舞和启发。

 
  在王老师讲述自己教育故事案例中,第七小学的班主任们切身感受到王老师和班级孩子之间的温情和暖意,为王老师的爱心、坚持与智慧所感动。

 
  奇槎小学的王老师作为佛山市优秀班主任和禅城区名班主任,把东部地区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到天柱县,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和第七小学一起培养一支带不走的优秀教师团队而不懈努力。
 
  温情家访心系留守娃
 
  在到达天柱县的半学期时间中王老师利用休息时间走访留守儿童和家访三十七人次,在充分了解学情和民情的基础上,提高帮扶的针对性,为天柱县乡村振兴、深化协作奉献自己的力量,让禅城区教育和天柱县第七小学的牵手协作教育继续扎实推进。

家访留守孩子,和阿姨长谈

抱抱很小就不知道妈妈在哪里的留守娃
 

看望天柱留守儿童之家
 

穿村过巷,和留守孩子一起来家访
责任编辑:叶敏【收藏】
上一篇:以案示警!天柱县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职务犯罪案件
下一篇:最后一页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