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施秉县马号镇:扶贫“小车间”增进民生“大福祉”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22-08-23 16:13:00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网讯 近年来,施秉马号镇抢抓政策机遇,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群众谋发展谋幸福的的有力途径,先后建成扶贫车间3家,通过“政策支持、培训下乡、岗位到人、管理到位”的方式,不断招商引资,加大扶贫车间建设力度,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实现家门口“腰带鼓”。
 



 
  聚焦“安全感”,稳就业,务实民生之本。该镇紧扣辖区“土地资源、区位交通、人力集中”三要素,探索创新“党建+企业+车间+村民”和“党建+合作社+车间+村民”管理模式,将扶贫车间建在街上、村里,全方位吸收劳动力就业增收;依托企业推介、线上线下招聘等形式,建立“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式宣传体系,将招聘延伸到基层的最后一公里,为企业解决招工难、用工难问题;建立人社“联络员”制度,每个扶贫车间配备一名人社联络员,开展“四送一服”行动,每月定期走访,与扶贫车间负责人、吸纳的脱贫劳动者面对面交流,构建劳动者与扶贫车间的沟通桥梁。全力打造综合性扶贫车间,推动群众在家门口实现高质量就业增收。据统计,扶贫车间带动就业劳动力250余人,其中脱贫劳动力200多人,月收入增收3000元。



 
  聚焦“获得感”,增技能,锻造民生之器。该镇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构建“县扶持+镇统筹+车间培训+村宣传”四级培训体系,吸引更多的村民参加培训,掌握一技之长,形成以技能促就业、以就业促增收的良好氛围;始终以“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专”为着力点,邀请刺绣传承人从绘制绣品图案、绣线配色及刺绣针法(平针绣、回针绣......)等开展技能培训,学习技能的同时也可学习刺绣文化,传承非遗;通过“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在岗学习培训的方式帮助新应聘职工尽快掌握制鞋技能。据了解,新员工熟练掌握技术只需要一个月。

 
  聚焦“幸福感”,强保障,织密民生之网。以抓民生、聚民心为宗旨,多措并举建立健全职工服务保障体系,完善便民服务设施,通过修建篮球场、羽毛球场地等青老少活动场所,为车间提供锻炼活动,丰富业余生活和强身健体;合理利用农家书屋、扶贫车间办公室等场所,对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选派大学生志愿者开展“阅读半小时”、“辅导十分钟”等志愿活动,为就业家庭孩子提供作业辅导、各类高质量书籍等,提高孩子成绩,开拓孩子眼界,让孩子“乐中学、学中乐”,解决工人没时间照顾孩子问题;政府补贴,车间出力,完善车间食堂设施,为员工、孩子提供一日三餐,负责人与员工同吃,不搞特殊,以诚待人,让扶贫车间变得“有温度、有感情”。(郑旭)



  
责任编辑:叶敏【收藏】
上一篇:关于开展清水江(施秉段) 自然资源所有权首次登记的通告​
下一篇:最后一页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