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健,1986年出生,今年是他参加工作的第8个年头,现为启蒙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同时他又是一名退伍老兵和一名共产党员。连日来,多重身份的他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以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和退役军人的“硬核”形象。
我是党员 我第一个带好头
有一种责任叫“我是共产党员”!彭院长的妻子说:“从大年三十到今天,他每天早出晚归,从来见到他好好休息过一次,每次问他,他总是说自己跟防控突击队的战友们都过得很好。”
“我是共产党员,我就是党的一面旗帜,就应该亮身份,做表率,随时听令,绝对服从党委政府的安排。每天到发热门诊、隔离区、执勤卡点等工作,就要冲锋陷阵,守护好老百姓的安全和健康。”面对疫情,启蒙镇中心卫生院第一时间向党委政府递交了“请战书”,每张“请战书”上,赫然印着鲜红的手印,一封封热血沸腾的“请战书”诠释着启蒙镇中心卫生院全体医务人员参加这场阻击战的决心和信心。当出现任务重、人员少的情况下,彭健用自己的“硬核”魅力,打动了医院的每个人,他们都申请到最需要的岗位上工作,到第一线值守。
“没有事,我当过兵,扛过枪,吃得了苦,身体好着呢。再说疫情防控是头等大事,一忙起来,忘了饿,也顾不上累。”该院主治医师杨春回答同行们时说。
“我是党员,我带头,我先上”……执着的请求,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铿锵的话语,气势如虹,他正是用自己的担当,践行着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我是军人 我第一个上战场
“疫情面前,作为一名退伍老兵,就得拿出“抗疫”战士的样子出来”。
1月27日大年初三至今,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就在疫情防控战斗的20多天前,原本可以回榕江县老家过大年的他,接到疫情防控任务的第一时间后,他放弃了春节,紧急进入一级响应状态。他每天都处于24小时待命状态,早上6点第一个准时到达办公室,根本来不及吃早餐,稳妥安排工作之后,便立即赶赴一线坚守执勤卡点,中午简简单单一盒方便面或者面包,吃完即投入“战斗”,是个不折不扣的“硬核”退伍老兵。
关键时期,彭健虽然退役多年,但始终觉得自己是一名“铁军”战士,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他早已准备好上“战场”。在他的带领下,全镇医务人员以军人的作风,兵分各路,有序与驻村网格员、村支两委、派出所等检测人员轮岗值班24小时,坚守在防控一线。对过往车辆消毒和检查,对过往人员进行登记和测量体温,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该院都为彭健的安排树立起了大拇指。
该院医生吴述强介绍,时间就是生命,面对凶猛疫情,彭院长作为军人,他说:“我是一名退伍老兵、更是一名战士,我必须冲在前、有担当、有责任,我必须第一个上站场!”
我是院长,我第一个站出来
疫情发生后,防疫一线精锐集结。彭健同志舍小家顾大家,第一个站出来,挺身而出,恪尽职守,始终冲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并全力配合启蒙镇党委政府开展工作,同时带领启蒙镇中心卫生院全体人员投身到抗疫一线,牢牢固守大门将“病毒”拒之门外。
启蒙镇镇地处黎平县与锦屏县边界,与剑河县水系相连、人文相通,三地人员来往频繁密切,防控任务非常艰巨。在311省道流洞村岑果寨(乌勒)检查站,是固本-黎平、南加-黎平及返回锦屏的必经之路,车流量很大,凡是有车辆经过,医护人员必须立即上前,开窗测量体温,询问是否有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等。
“这是进入锦屏的一个重要入口,我作为院长,更不能掉以轻心,现在我们一共2个班,每个班10人,全天24小时值守不打烊,逢车必检、逢人必查,牢牢守住第一道防线。”该院院长彭健说。
为了防范控制疫情,在启蒙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彭健本着自愿报名的原则,在卫生院组建“防疫情突击队”。提议一经提出,30余名医生带头报名参加突击队,用血肉之躯挡在群众身前,筑起一道道防线,守护人民的家园,筑起坚强的堡垒。
“我是一名医生,我身穿‘白大褂',我是一名军人我身穿‘迷彩服',我是一名党员,我就是一面旗帜,越是危难的时刻越是要战胜,哪里有战场我们就冲到哪里。”彭健在疫情防控中不断展现出“硬核”战士的形象。(杨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