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每周人物 > 正文

高手在民间 | 用一双巧手裁剪出生活的模样,缝补着未来的期望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8-11-06 09:36:45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早上10点开门营业,晚上10点关门休息,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2小时,日日如此。袁阿姨经营着这间八九平米的缝纫店,靠着自己的一双巧手挣钱,独自抚养女儿,撑起这个家。
  本网讯(记者 王莉)早上10点开门营业,晚上10点关门休息,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2小时,日日如此。袁阿姨经营着这间八九平米的缝纫店,靠着自己的一双巧手挣钱,独自抚养女儿,撑起这个家。

  袁阿姨的裁缝店在大十字地下商业街中心圈附近,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忙碌的完成手中的作品,手法非常麻利娴熟。不时还有几位顾客找上她要拆改衣物。



  “给我改一下这条裤子的裤腰吧!前两天你看过这条裤子的,也量过了,就把裤腰改小到这个位置,一会我来取。”

  “好的!没问题!半个小时后来取吧。”

  “这位客人新买的裤子长了给他改一下。”附近某服装店的一店员引导着一位顾客来到袁阿姨的店里。

  “行!来,先量一下看看要改多长。”袁阿姨一边说着,一边手拿皮尺弯下身来仔细的为顾客量取从腰至脚踝的尺寸。

  她一会为顾客量体,一会量布、剪裁,画画剪剪之后,就坐下来踩缝纫机。只见她的手在整合着边边角角,脚一上一下踩着踏板,手脚协作并用,“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布料就顺着缝纫机板的边缘慢慢滑落,针和线在布料上穿梭。没过多久,一条不合身的裤子就改小了裤腰,一条裤腿长了的裤子就改好了裤脚......

  记者见袁阿姨正是忙时,便在一旁等候。袁阿姨裁缝店对面的服装店主王阿姨见记者到此并知晓要采访袁阿姨,王阿姨可是对着记者把袁阿姨一顿夸呢!

  “她很能干的,能吃苦,手艺又好,做出来的东西顾客都很满意,收的价位也比较合理。她很讲信誉的,有的顾客要得急,她就赶着给别人做完,一直做到11点过才回家。记得有一次,她帮一位卖袜子的老奶奶抓到用假币的坏人,追回被骗走的找零的钱,见义勇为啊,可见她人品是很好的呀!”王阿姨语气激动的对记者说道。

  听完王阿姨对袁阿姨的一番夸赞,记者对袁阿姨就更加好奇了。

  待袁阿姨不是很忙时记者才和袁阿姨搭上话。袁阿姨名叫袁国芬,湖南邵阳隆回县人,今年47岁,经营这家“袁姨妈缝纫店”近两年了。

  为何学缝纫?又为何来到凯里做裁缝?

  袁阿姨小的时候,因为家庭条件不好,11岁便辍学在家帮父母干农活儿。袁阿姨因家庭条件的原因没能继续完成学业,但袁阿姨可不想一辈子都待在农村干农活儿,她就计划着,等自己再长大些就去学一门手艺。

  到了十四五岁时,袁阿姨就去找到当地一位较有名气的裁缝,跟着裁缝师傅学习缝纫。袁阿姨说:“帮师傅做活儿是没有工资的,只有两顿饭吃,而且做学徒还要交学费。那时候的我一心只想着把技术学好,只要师傅肯带我,我就加油的学,就这样我跟着师傅做了两三年学徒。”

  袁阿姨“学成归来”,在她18岁那年,就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缝纫店。

  这缝纫店开了四五年,后来袁阿姨结婚,就关掉了缝纫店与丈夫一起外出打工。打工一年后袁阿姨又回到老家开了7年五金店,之后还在贵阳卖过鞋子,最后经朋友介绍才来到了凯里做服装生意,如今,已是到凯里生活和工作的第17个年头了。

  大十字地下商场重修前,有一家“全场39元牛仔裤”的店,就是袁阿姨开的。“那时候很多人都认识我的,很多学生都喜欢来我家买牛仔裤呢!”袁阿姨笑着说道。

  后来服装生意越来越不景气,压力比较大,袁阿姨就想,不如还是重开缝纫店吧!

  “裁缝这门手艺,学到手了就忘不了的。”兜兜转转十几年,袁阿姨最后还是又做回裁缝这个“老本行”。

  顾客、商家都认可:一双勤劳巧手,一个本分实在人

  在凯里做裁缝的人不算多,专业的裁缝就更少了。收费便宜的缝纫店又不太专业,做出来的效果不是很好,还有一些做得不专业的缝纫店收费偏贵。比如拆改裤脚,袁阿姨收5元手工费,而与她长期合作的商家她只收4元,但凯里其他的缝纫店大都要收6元。

  袁阿姨说:“不是说做这个(裁缝)能赚多少钱,而是改好每一件物品能让顾客满意,我就会觉得很开心。其他店的收费比我这里高,若是让我像其他缝纫店那样要价,我会觉得心里过意不去。”

  “改衣服大小,百分之九十以上我都能改好,只不过改衣服要费些时间。若是改裤腰,裤子原来是什么样,我改出来就还是什么样。”说着,袁阿姨还拿出她改过裤腰的裤子展示给记者看。



  记者观察到,袁阿姨在改裤脚时,与别处的裁缝的缝纫方法不同,别处的裁缝是折好包边后看着内里沿着包边处缝纫,而袁阿姨是直接看着裤面缝纫,根本看不到包边的宽度。

  袁阿姨告诉记者:“这种方法是很考验一个裁缝的缝纫技术的,看着面上缝纫,踩的线会更均匀也更好看些,但是如果技术不好,看着面上缝纫是拿不准的,因为看不到里面包边所折的宽度。”

  有一次,一位顾客要拆改裤子,因为离袁阿姨店面较远,于是就近拿到一家裁缝店去拆改,他见那裁缝的缝纫方法与袁阿姨的不同,心里觉得不大放心,最后还是又拿到袁阿姨这来改。到袁阿姨店里的顾客大都是回头客,他们看中的,是袁阿姨缝纫的针脚密和稳,做工到位。

  店里的一面墙上,错落的挂了十几个笔记本,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袁阿姨告诉记者,那是与她合作的服装店的记账本。

  大十字地下商业街有很多服装店,他们每天卖出的服装不是所有都合身,例如有的裤子长了就需要改短裤脚,为了保证服装店服务质量,服装店为到店消费的顾客免费拆改不合身的衣物。于是这些服装店就都找到袁阿姨合作,若是有顾客买的衣服裤子不合身,店员就带着顾客来到袁阿姨店里拆改,袁阿姨与地下商业街里很多服装店都达成了长期合作。

  “某一天,某一家服装店,改的什么物品,都记录在这十几个本子上,每个本子上都有3—4家服装店的拆改记录,而且大部分服装店都是大店,通常有3—5家分店,他们都是一个月来结一次账,其他的小店一般都是马上付现金的。”袁阿姨说。

  早上10点到晚上10点是袁阿姨的每天的工作时间,因为地下商场的商铺关门都比较晚,袁阿姨考虑到有的商家也许就因为一个裤脚改不了而卖不出去,所以她总是等到商家差不多都关门了她才关门回家。

  见义勇为、拾金不昧:不必在意,只不过是生活中的小插曲

  去年的某一天,一名30多岁的男子拿了100元假钞来一位老奶奶那买了几块钱的袜子,老奶奶把这100元钱拿给袁阿姨帮忙辨一下真假,袁阿姨一眼就看出那是一张假币,但是老奶奶不知怎的没等袁阿姨辨认钱的真假就已经找零给了那名男子,男子接过钱立刻转身离开。袁阿姨见男子掉头就走,还没来得及给老奶奶说明情况,拿着那张假币就朝着男子离开的方向追去,袁阿姨追上男子后使劲抓住他的衣服,并质问男子是不是用假钞在老奶奶那买袜子,刚开始男子还不承认,后来围观的人越来越多,男子才将老奶奶找零给他的钱交了出来。

  那男子身上穿的皮衣被袁阿姨抓下一大块皮,但是那男子最终还是挣脱跑掉了。“当时我也没多想就追了上去,事后回想起来还是觉得有点害怕,我也不知道当时我用了多大的劲儿,指甲盖都抓翻了。”袁阿姨笑着说道。

  时常会有顾客将手机或者装着钱包、手机和各种证件的包遗失在缝纫店里,袁阿姨每次发现失物后都将其收起来妥善保管,失主发现丢失后来寻回时,她都将失物完好交还。

  “其实这些都不算什么事,要不是王阿姨提起我都没想起来。”袁阿姨认为,见义勇为、拾金不昧不过就是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这些偶尔发生的事件,就和她的烦恼忧愁一样,都是生活中的小插曲。

  袁阿姨的丈夫做生意亏了,把家里所有的积蓄全都赔了进去;后来两人离了婚,袁阿姨独自一人抚养女儿长大;有时候周末工作很忙,她几乎12小时都没停过,连吃饭都没时间;而现在她最担心的是没有店面继续做裁缝店,因为前不久她听说这个门面要改成大门面出租......

  “因为我自己喜欢做裁缝,所以对这个工作还是很有耐心的,虽然赚不了多少钱,还很辛苦,但是我拆改的衣物能让顾客满意我就觉得挺开心的。我靠自己的能力挣钱养家,这些年也存钱在凯里买了房子也算有了个安稳的家,这一切都挺好的。如果能有一个稳定的门面,下一步我打算自己裁剪、缝制衣服套装来售卖。”袁阿姨说。

  乐观的袁阿姨心中充满了希望,她一直朝着美好的未来努力奔跑!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句话可能很多90后都不能理解。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衣服穿破了,不是重新买,而是找一家缝纫店,破洞的衣服在裁缝师傅的一针一线中“重获新生”。

  裁缝,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辈人记忆里一个倍受人们尊重的职业,人们也最离不开它。而如今,学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了,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去学,更别说去从事这个职业了。

  随着时代变迁,很多传统行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有的正在逐渐没落,而有的则正在消失。我们应该感谢那些在凯城里依然坚守着这些老手艺的人们,是他们用一双巧手,缝补了岁月的情怀,让衣襟沾满芬芳!

责任编辑:龙庆洋【收藏】
上一篇:高手在民间|"果妹"卖水果10年被城管处罚100多次 坦言城管里也有她很钦佩的人!
下一篇:他打拼了34年,有了一个“板材帝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