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民生连线- 黔图汇- 房产网-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微媒体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十二字”浅谈助推党支部发挥主体作用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7-04-07 09:24:33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正本清源 回归初心 稳中求进

  ——“十二字”浅谈助推党支部发挥主体作用

  2017年,对党的建设工作来说,又将开启一段新的“五年征程”,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历史任务,对党的建设提出了诸多新要求、新挑战。中央历来强调要发挥党支部主体作用,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抓好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须得重视党的根本细胞——党支部,使其主体作用发挥起来。

  正本清源——建好一队班子

  “治小者不可以怠,怠则废”,归根结底,党支部须得有一支过硬的班子队伍,才能引导好党员、组织好党务、推进好党建,助推支部发挥作用。

  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来,基层党员队伍和党支部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部分基层党支部班子队伍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共性问题:部分行政村(社区居委会)支部班子成员年龄普遍偏大,无法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党建工作思路不够清晰;部分机关企事业支部从支部委员到支部书记皆为单位干部职工兼职,在实际工作中主体性工作事务都较为繁忙,所以不可避免地存在“重业务、轻党务”的现象。党支部班子不强或是无暇抓自身建设,就无法有效的整合资源,有效发挥党支部主体作用。得正本清源,着力建好党支部的一队班子,且从三个方面进行统筹:一是充分考察思想政治、大局意识、作风担当组建一个合格的班子;二是充分优化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类型结构配备一个健全的班子;三是充分强化内部合力、制度建设、发展能力形成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

  须正本清源,从每一个“治小者”——党支部班子的优化着力,选优配强一队班子,保证班子能够以最佳状态适应新时期的工作要求,才能激发整个党支部的内生动力,促动党支部发挥主体作用。

  回归初心——打通最后一公里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换言之,党支部作为最基层的一级组织,最为了解群众所想所需。党支部须回归党的宗旨,以做好服务群众工作作为发挥主体作用的强力引擎。

  当前来说,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还是较为薄弱,相当部分党支部存在着服务功能弱、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载体抓手少等情况,政策“走在路上”,服务“停在嘴上”,实惠没有“落在身上”的“末梢堵塞”现象还是存在。这与当前党员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存在一定差距,这种强弱之间的反差已经成为党支部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实践证明,党支部必须明确“服务为核心”这个功能定位,以服务好群众助推党建工作。得回归初心,着力打通最后一公里,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是探索联系服务群众有队伍、有保障、有机制的党支部设置模式;二是打造联系服务群众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的党支部平台和窗口;三是强化联系服务群众接地气、受欢迎、可持续的党支部服务标准和氛围。

  须回归初心,以“在宇下”、“在草野”作为党支部的角色定位——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从基层群众的感受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站在群众的立场来策划、组织、提供服务,真正发挥党支部的主体作用。

  稳中求进——注入一剂活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简言之,在坚持好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员教育的同时,还要注重激发党支部的创新活力,进一步提升党支部的吸引力、凝聚力以及影响力,为发挥党支部的主体作用注入活力。

  身为基层一线工作者,我们还是看到:部分基层党组织缺乏吸引力,不能吸引优秀青年向组织靠拢;部分基层党组织缺乏凝聚力,支部活动人数少、次数少、形式单一;部分基层党组织缺乏影响力,联系服务群众不够、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不足。因此,党支部作为基层建设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稳妥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更新思想观念、丰富党建载体,促进发挥其主体作用,使之成为推进基层建设的主力军、带头人。且从三个方面理清思路:一是坚持纳良谏、强培训、拓眼界为抓手激发党支部创新动力;二是立足自身实际、手段服从目的、形式服从内容为标准助推党支部工作方式方法创新;三是大胆用新媒体、新平台为载体展现党支部创新成果。

  须稳中求进,善思考、勤行动,为党支部工作注入“活水”,以新方法和手段推动党务、开展活动,才能正真提升党支部的吸引力、凝聚力以及影响力,有效发挥党支部的主体作用。(黄平县委组织部 杨文苑)
 

责任编辑:吴茜岄【收藏】
上一篇:贵阳市公积金新政将于6月1日起施行
下一篇:最后一页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