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75岁老人欲就医打5辆车不停 自称一看打车软件就来气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4-02-22 13:52:56  来源:华商晨报  


  昨日李淑文见到记者就说,“电视、报纸总报道打车软件,我一看‘嘀嘀’就来气,车都被年轻人抢了,我们老年人想打车怎么办?”

  “4辆空出租车从我面前经过都没停,第五辆车司机说‘大姨有人用软件叫车了不能拉你’,车都被年轻人抢了,我们老年人怎么办?”

  75岁的李淑文昨日给本报打来热线电话,“控诉”几天前的这段打车遭遇。

  两大打车软件的烧钱竞赛导致打车用户暴增,受益的绝大多数是年轻人。而受利益驱使,一些出租车司机对路边招手的乘客视而不见,这都加剧了打车难问题。

  老人路边打车 五辆空车都没停

  李淑文老人今年75岁,家住皇姑区昆山中路。几天前,她因腿扭伤想去三台子一家医院治疗,就在昆山中路上打车。

  “我在路边招手,4辆空车从我面前经过都没停,第五辆车司机减速后司机说‘大姨有人用软件叫车了不能拉你’。”李淑文说,出租车停在了几个年轻人身边,其中一人拿着手机。

  等了十多分钟仍然打不到车,李阿姨无奈去乘坐公交车,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加剧了她腿的疼痛,在医生的建议下办理了住院手续。

  昨日李淑文见到记者就说,“电视、报纸总报道打车软件,我一看‘嘀嘀’就来气,车都被年轻人抢了,我们老年人想打车怎么办?”

  相关企业应考虑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人

  李阿姨拿出自己的手机,这是一部老年手机,她说是花60元买的,“即便有智能手机也不会用,现在中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希望政府和相关企业能够考虑一下老年人的实际需求,照顾一下老年群体。出租车就那么多,现在一些年轻人抱着占便宜的心态,不该打车时也打,车都被年轻人抢了,老年人最终无车可打。”

  “而且很多司机光顾着抢单,心思根本不在开车上,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李阿姨说。

  昨日19时30分,记者和李阿姨在昆山中路体验打车。李阿姨在路边挥手打车,有两辆空车经过但没有停下,随即记者用打车软件打车,发送30秒就被抢单。

  本地声音

  如何解决另类打车难?

  沈阳今年搭建

  全市统一电招平台

  本报讯(华商晨报 华商响网主任记者 陈婵婵)刘女士就职于沈阳市内一家文化单位,从1月26日起,她开始用“快的”打车。

  “这段时间省400块。”刘女士说。

  除了省钱之外,刘女士觉得“双向选择很方便”,即使补贴停止了也会继续用,“其实我真正希望的是,沈阳市能有一个统一的方便所有人使用的叫车平台,能够既不局限于智能手机用户,又有现在打车软件的便捷。”

  那么,对于打车软件带来的另类“打车难”如何解决?政府部门会不会对其进行约束?

  昨日,记者就此采访了沈阳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沈阳有1.7万辆出租车,数量是固定的,对于有的人不会使用打车软件,或者因为出租车司机使用打车软件揽活儿,造成的另类打车难问题,目前没有其他的解决方式。但是,相关部门会继续跟踪打车软件的使用情况以及暴露出的问题。

  据介绍,沈阳市今年将在全市出租车中搭建统一的电招平台,到时可能会对打车软件有个说法。

  体验软件分段打车

  用打车软件分段打车 省钱挺好费时闹心

  打车软件推出后,冒出不少打车“省钱达人”,其中,一些没有急事在身的乘客去距离远的目的地,时常会选择分段打车的方式。

  昨日,记者组合使用两款打车软件体验了一次分段打车服务。

  出租车司机“抢单”忙 两个手机齐上阵

  15:05 记者使用“快的”打车软件使用语音叫车功能呼叫出租车,界面下方显示“服务器忙,请稍等”提示语。

  15:07 服务器恢复正常。

  15:09 叫车信息发布。

  15:10 打车软件抢单提示音响起,提示抢单成功,出租车白师傅抢单成功。

  15:15 白师傅赶到,记者上车。打车软件提示信息显示,白师傅已接230单。

  在白师傅驾驶的出租车内,配置了两部手机用来抢单,乘客叫车的提示语音在车内此起彼伏。

  “一部用‘快的’,一部用‘嘀嘀’,谁距离近就抢谁的单。”白师傅笑着说,同时操作两部手机抢单,难免要分心,但凭借经验可以保证驾车安全。

  出租车司机炫耀猫被窝刷单经历

  15:23 记者使用“快的”打车软件语音叫车。

  15:24 抢单成功提示音响起。

  15:34 出租车赶到。

  记者上车后,出租车司机向记者炫耀自己曾经的刷单经历,“春节前我在家躲被窝里就能刷单,现在运营商管得严,必须要规规矩矩开车接单,要不然就被踢出去了。”

  55岁司机受儿子培训一晚上学会用软件

  15:50 记者通过“快的”打车软件语音叫车。

  15:55 软件提示出租车刘师傅抢单成功。

  16:05 出租车赶到。

  刘师傅称,抢单时他驾驶的出租车距离记者足有1公里远,当时他在附近转悠一圈没有找到乘客,能够抢单成功很幸运。

  刘师傅已经55岁,原本不懂也不打算用打车软件,后来得知同行们通过软件赚到钱很着急,还是儿子帮助他安装了“快的”叫车软件,手把手教了他一个晚上。

  算细账:你是想省时还是想省钱?

  除了以上三段经历外,记者第四段路使用了“嘀嘀”打车软件叫车,也顺利地打到了车。

  这样,从华商晨报到铁西区澳海西湖印象小区,全程耗时1小时20分钟,通过微信和支付宝实际支付仅4分钱。

  从终点返回华商晨报时,记者未使用打车软件,同样的行程和路线,全程仅耗时30分钟,不过打车费用支出35元。

  本报记者 华商响网记者 赵威

  体验马路打车

  乘客多空车少

  乘客主动要求并客

  在不使用打车软件的情况下,站在路边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打到车?记者实地体验。

  南塔:打车等时27分钟

  昨日15时许,文化东路天坛一街交通岗,记者在文化东路北侧路边打车。此时正值附近的东北日杂市场刚刚下市,一些市民采购完商品准备打车,而出租车即将交班。记者计时,从开始打车到成功打着空车花费27分钟。

  仅有2批乘客正常打着了空出租车;有6辆已经载客的出租车开到此处减速,摇下车窗问乘客要去哪里。一些乘客接受了并客,甚至有的乘客不断拦车,主动要求司机并客。

  中街:打车等时31分钟

  记者在中街步行街和朝阳街交通岗路边打车,等车时长31分钟。单行向北的朝阳街边,十多位市民在路边打车。在此处经过的出租车大部分都载客中。有乘客主动拦车,也有乘客放弃打车而选择去乘坐公交车。

  华商晨报 华商响网记者 仓一荣

  数据

  两巨头垄断九成以上市场

  本报讯(华商晨报 华商响网记者 张林林)昨日,易观国际最新发布《中国打车APP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3年第4季度》数据。

  省钱样本

  白领“弃车打的”

  有人仨手机轮番用

  两大打车软件火拼,让不少有车族改变了出行方式——弃车打的。

  样本一

  私家车不开了 每天能省15元

  家住于洪区华润橡树湾的武先生的私家车,春节之后基本就不用,出门改打车了。

  武先生原来每天开车从家开车到三台子地铁站,每天停车费2~5元钱,每月上班路途耗油费用和停车费共约400元,按工作日算平均下来大概每天15元。自从使用打车软件享受补贴后,他上下班的交通费全省了。

  以19日为例,武先生7时出门,用“嘀嘀”打车叫来一辆出租车全程13元,获补贴12元,他实际只花了1元钱。10时,他从南市场打车到皇姑区向工一小附近,打车费用26元,获补贴12元,他付了14元。14时许,他从向工一小学打车回家,全程12元,没有额外付款。一天下来,武先生一共打了3辆车,自掏交通费只有15元,比不使用打车软件时打车节省了36元。

  武先生说:“我不是最省钱的,有司机说,有的乘客拿三个手机,用三个账号,‘打遍沈城不花钱’。”

  样本二

  改打的一个月 省近700元

  家住大东区北海街的于先生在中街上班,原来都是开车,从上个月开始,他就给车穿上了车衣,一个多月也没开几次。

  今年1月10日“嘀嘀”开始补贴时,他是第一批受益用户。于先生说,一个月以来,他使用“嘀嘀”打车66次,“快的”打车41次,累计107次。“每天上下班必打车,最多的一天打了6次。”于先生说,从家到单位基本上在起步价之内,基本不用花钱。

  “确实省了不少钱。”于先生说,按照打车107次计算,每次平均3公里,那么一个月是321公里,按照百公里耗油12升计算,每升7.49元,一个月的油费是288元。原来在单位附近停车,一个月300元;一个月洗车四次,共100元。其他的车损、保养及维修都不算,一个月省了688元。

  除了省钱外,爱和朋友聚会的于先生认为打车可以放心地喝酒,这也是他爱用软件的重要原因。

  跟于先生有同样想法的人在沈阳还不少。“现在真是不爱开车,停车太难,停路边还容易吃罚单,打车不花钱为什么还要开车呢?”市民龚先生也这样说。

  华商晨报 华商响网记者 张林林 杨晓明

  北京新政

  出租车限装叫车软件

  一车一终端

  记者日前从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获悉,北京市交通委运输管理局春节前下达了《关于出租汽车安全运营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提到每辆出租汽车只允许安装一个手机叫车终端的要求。

  据了解,该管理措施已下发到各出租车公司以及各区县交通主管部门。

  一家出租车公司负责人表示,该规定是以文件形式下发到运营单位,目前只是行业自律,对违规司机没有强制力。从发布时间上看,该措施并非管理部门对当下个别打车软件公司“烧钱”拉客的回应。

  记者昨日从市交通委运输局获得最新消息,为规范电召服务运营行为,确保出租汽车运营服务安全,每辆出租汽车只允许安装一个手机叫车终端。驾驶员抢手机电召业务时,须在保证行驶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市交通委运输局表示,安装多个“手机叫车终端”的出租车,应立即进行规范,严格执行“一车一终端”的规定。发现出租汽车安装多个“手机叫车终端”的问题,将对其进行登记核录,并责成出租汽车企业进行整改。

  “难道挨个检查的哥的手机安装了几个打车软件吗?就算装了多个,也不表明开车时是同时开着的呀?”对于规定,不少市民表示执行起来会有难度。据《法制晚报》
 

责任编辑:洪岭晶【收藏】
上一篇:国务院决定向社会公开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目录
下一篇:男子整形后右侧眉毛不会动 诉至法院获赔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