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双脚沾满抗灾情
在5.12汶川地震中,田桦作为岑巩县派出的一名医疗人员参加黔东南州第一批赴汶川的23人防疫队。6月3日,他抵达了汶川灾区,踏上了救灾工作的新征程。
在灾区的22天里,田桦每天都要面对几十次的余震,每天都要从早到晚奔波在废墟上、帐篷中,为灾区村民消毒杀菌、及时的送去药品,以及做好灾区群众宣传工作。
“我们每人包一个村,每天下一次村,每个帐篷必须走到……在废墟中行走,谁的心里都会有些紧张,一想到那么多的村民,大家都会毅然走过废墟……”
救灾队的生活是没有规律的。早中餐方便面,晚餐才是米饭。“一大早起床,我背着饼干和矿泉水进村入户,饿了就吃饼干,渴了就喝矿泉水,很晚才回到住处。”
灾区的6月,天气异常闷热,每天繁忙的入村防疫工作使得浑身上下汗臭难闻,但谁也没有时间去顾及这些小问题。据田桦回忆,救灾队在灾区工作17天后,才洗上第一个热水澡。
“你们贵州经济那么落后,还来支持我们,你们真是重情重义啊!今天是端午节,你离开千里之外的家乡来帮助我们,我们心疼你,我的孩子都不在身边了,我想念他们,你就代表我的孩子陪陪我们好吗?”6月8日端午节,一对老人夫妻请田桦过节。“一个盐菜炒肉和一钵瓜汤,两位老人看着我吃得投入,双眼留下了幸福的泪,因为他俩把我当成他的孩子了。”
在救灾工作中,田桦与灾区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获得广大村民们集体赠予他的一面绣有“抗震救灾献热血, 除疫逐瘟现丹心”的感激锦旗。( 杨元彬)
【人物小档案】
田桦,1976年7月生,中共党员,2002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在岑巩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现为副主任。2006年被卫生部评为“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先进个人”;2008年被黔东南州人民政府授予“三等功”、被贵州省卫生厅评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2010年后,获得州、县“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