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市民网友认为
余款处理应征求捐赠方意见
黔东南州医院的说法熊玉碧自然不能接受。为了给当事各方一个交代,当日上午10时许,她转而赶到黔东南州慈善总会,了解情况。
州慈善总会一位工作人员说,对于善款的处理,目前没有明确的规定,为此,她特意致电到省民政厅“问计”。得到的回复是有两种处置办法,一种是交由死者的亲属保管支配,作为人道主义补偿。另一种办法是转交慈善总会保管,然后捐赠给需要且符合条件的对象。
就是否接受小智杰爱心余款的问题,黔东南州慈善总会最终给出的意见是,这笔捐款并未通过慈善总会的账户,该会不能接收。“像这样的善款,只有捐赠者和受赠人及其亲属双方才有权处置。”黔东南州慈善总会另一位工作人员说 。
8月16日中午,熊玉碧再次返回黔东南州医院。她与杨劲松科长最终达成了一致的意见:下周一将邀请州慈善总会、法律界人士、公证处等共同商讨对余款处理办法。“不管是孩子父母、州医院、还是青鸟助学会,大家的想法都是一致的,殊途同归,我们都希望将孩子的捐款余额用到亟待救治的家庭困难患儿,爱心的传递,仍在继续。”熊玉碧说。
在采访中,记者就上述余款处理的问题采访了部分网友和市民。他们中绝大多数人主张余款的处理,必须征求捐赠方的意见和将这笔钱捐献给另外急需帮助的儿童。个别人士认为可抽出其中一部分给予小智杰的父母,毕竟,这钱是为他们的孩子捐的,如今孩子不在人世,算是人道主义的补偿。几乎所有的受访者不主张将这笔钱交由慈善总会保管,因为此事该会至始至终并未经手。
据了解,由于我国尚未制定诸如《社会募捐法》之类的法律,所以对于上述善款余款的处理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所以,类似事件易引发争议。(余娇)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