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宁波党政代表团到我州考察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2-05-26 10:02:58  来源:  

 












 

  5月25日,由浙江省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宁波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辉忠率队的宁波市党政代表团一行,在省委副书记陈敏尔、副省长禄智明等陪同下,对我州进行了为期一天的访问考察,并出席了在凯里市举行的黔东南州文化馆建设项目奠基仪式。

  州委书记廖少华,州政协主席梁承祥,州委副书记杨华昌,州委常委、凯里市委书记黄远良,州委常委、州委秘书长耿生茂,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秀锡,副州长刘晓春、潘亮等一起陪同或出席奠基仪式。

  25日上午,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寨门笙声悠扬,苗寨内的苗族群众身着盛装,一大早就来到这里,以十三道拦门酒这种苗族同胞的最高迎宾礼仪迎接宁波市党政代表团的到来。近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西江千户苗寨的旅游发展越发蓬勃,知名度和影响力逐年提高,这其中也包含着宁波市对西江的倾情帮助。对口帮扶以来,宁波市已向西江千户苗寨提供帮扶资金493.23万元,支持西江景区建设、示范村建设以及种植业发展,有效地推动了西江镇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抵达西江苗寨,王辉忠一行首先走进西江民族小学,认真察看学校的教学设施,关切地了询问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为学校的孩子们送去了生活学习用品,带去了宁波市委、市政府和宁波各界人士对这些苗族娃娃的深切关怀。近年来,宁波市扶持该校搬迁教学楼3992平方米,并资助贫困学生学习、生活用品,累计帮扶金额63.11万元。如今,这所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学校已建成教学综合楼1栋,教学楼4栋,学生宿舍3栋,基本满足了各种办学教学需求,学生们的生活学习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西江期间,王辉忠一行还对西江千户苗寨的景区发展情况进行了考察,与游客们一起观看苗寨的民族歌舞表演,对西江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

  离开西江千户苗寨,代表团一行驱车赶往雷山县郎德镇下郎德村,这是宁波市对口帮扶雷山县的帮扶点之一。2006年以来,在宁波市政府的关心帮助下,下郎德村被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建设村,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44万元,完善村寨基础设施建设,并扶持农户种植特色经济作物和发展稻田养鱼,开展农技培训等。

  沿着下郎德村的鹅卵石步道,王辉忠一行走进该村四组双女户余庆林家中,向余庆林夫妇送去了慰问金和生活用品。

  “你们现在种着多少地?家里每年有多少收入啊?”

  “年纪大了,家里缺少劳力,只种了八分地。但每年还养两头猪,一头猪最多可以卖到2000块钱左右。”

  在余庆林家中,王辉忠跟两位老人亲切地拉起了家常。余庆林的两个女儿都已出嫁,现在家中只有他和老伴两人,在村里的帮助下,两位老人没有闲下来,不但学会了稻田养鱼技术,每年还养殖两头肥猪赚些钱,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祝你们身体健康,生活越来越好。”

  “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们村的帮扶,帮助我们脱贫致富。”

  王辉忠在道别余庆林夫妇时的祝福,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宁波市委、市政府对我州农村贫困人口的殷切关怀。而余庆林夫妇的话,则道出了他们对宁波市长期帮扶的感激之情。

  从下朗德村出来,王辉忠一行考察的下一站是凯里学院。凯里学院是我州目前唯一一所本科院校,现开设有35个本科专业(方向),26个专科专业和少数民族本科预科,有来自19个省(市、自治区)的全日制在校生10050余人。学校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凝聚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深切关爱和付出,更得到了远在东海之滨的宁波市政府和来自海峡对岸的宁波籍企业家朱英龙的鼎力支持和捐助。在凯里学院,宁波党政代表团一行先后参观了学校的生态博物馆、校史馆、人工湖和繍山生活馆,对凯里学院的发展建设给予肯定,并对朱英龙先生为凯里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大力支持与帮助表示高度赞扬,希望凯里学院继续加强与宁波大学的合作办学,进一步发展原生态民族文化,把学校建设成为黔东南的综合性大学院校。

  在我州考察期间,宁波市党政代表团与省、州领导还一同出席了在凯里市举行的黔东南州文化馆建设奠基仪式,并为文化馆的建设奠基培土。

  仪式上,廖少华代表我州接受了宁波市捐助的570万元建设资金。杨华昌在仪式上致词。耿生茂主持奠基仪式。潘亮在仪式上介绍了宁波市援建文化馆建设项目情况。

  州文化馆建设是州委、州政府“十二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也是宁波市帮扶我州的又一重要项目,其作为全州公共文化服务的指导中心,对全州16个县市的文化馆、文化站、艺术团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该建设项目规划占地12亩,计划投资4987万元,总建筑面积7300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服务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对提升城市品味、完善城市功能、丰富城市内涵、塑造城市形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有着重大的意义,必将对推动我州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必将在宁波市对口帮扶黔东南州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张鸿)
 

责任编辑:tangyunfang【收藏】
上一篇:陈应勇副州长到施秉牛大场就建设专业化市场工作进行调研
下一篇:嘉瑞禾置业·港中旅战略合作暨酒店委托管理签约仪式举行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