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强化合作意识,树立同城化理念。全力支持凯里经济开发区、炉碧经济开发区搞好产业发展规划、用地报件和征地拆迁等工作,力争在城市发展战略、城市空间拓展、基础设施共建、公共服务对接、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强合作、互利共赢。
二是坚持科学规划,确立同城化方向。启动编制凯麻新区近期建设规划下司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碧波工业园区50km2产业规划、分区规划及16km2控制性详细规划,统筹协调县市发展战略目标和城市空间布局架构,增强同城化发展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是突出交通先行,夯实同城化基础。启动实施滨江大道、下司城市主干道、炉山至下司快速通道和炉碧大道麻江段等路网工程,城市快速交通网络体系持续完善,城市形象品味不断提升,工业园区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四是推进产业对接,构建同城化载体。积极与凯里市加强资源整合,建立健全同城化机制,搭建县远通投资开发公司、碧波工业园区投资公司等融资平台,进一步增强明达水泥、苗都药业等重点企业的造血功能,企业产能不断扩大,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是强化工作调度,统筹推进同城化。县政府督查室、县纪委(监察局)适时督促,强化调度,积极协调解决同城化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时完成下司镇、碧波乡债权债务、利益分配、公共服务、人事管理等清理、核查、登记等工作,确保乡镇托管工作顺利完成。
三、取得的成效
一是麻江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11年,麻江在全省经济发展增比进位综合测评中排第39位,比2010年上升22位。2012年上半年,麻江在全省经济发展增比进位综合测评中排第26位,比2011年上升13位,生产总值增速达17.1%,居全省第17位,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二是骨干路网建设突飞猛进。总投资超过100亿元、总长200多公里的炉山至碧波、炉山至下司、凯里滨江大道、麻江城东城市主干道等一批重点城际干道同时启动建设,城市快速交通网络体系持续完善,城市形象品味不断提升,工业园区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三是产业发展质量明显提升。积极与凯里市加强资源整合,建立健全同城化机制,搭建了县远通投资开发公司、碧波工业园区投资公司等融资平台,进一步增强明达水泥、苗都药业等重点企业的造血功能,企业产能不断扩大,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特色食品、民族制药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四是城乡建设风貌明显改善。整合各部门资金,实施了农村道路硬化、人畜饮水、危房改造、房屋风貌整治、广播电视村村通、农业综合开发、一事一议、生态移民等项目,对下司古镇、贤昌乡高枧状元第、宣威镇咸宁村、下司镇淑里村等进行了重点打造,逐步实现了城乡风貌净化、美化、绿化。
五是区域协作进一步加强。全力支持凯里经济开发区、炉碧经济开发区项目建设,积极协助开发区搞好用地报件、林业指标审批、群众纠纷调解、惠民政策实施等各项行政审批许可和社会事务工作,下司片区部分路网骨架已拉通,碧波工业园区的城市主干道正在修建,城市品味得到了提升,同城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思想观念仍需进一步解放。要自觉从过分依赖地缘优势及习惯于在本行政区域配置资源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树立大局观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意识。
二是专项规划滞后。在凯麻同城总规下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专项规划尚未编制完成,资源整合、片区开发建设、存量资产盘活、投融资等受到影响。
三是融资渠道较少。财政资金总量小,县级融资能力弱,开发建设资金不足,导致基础建设进展缓慢。
四是管理体制仍需理顺。委托代管区域的规划建设、社会管理、利益分配等机制不完善、不统一,导致存在一些管理盲区。
五是合作机制仍需完善。必须突破行政区划体制的束缚,自觉打破狭隘的利益格局,在招商引资、社会事务、路网建设、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建立直接协调机制,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益。
五、下步工作建议
一是加大规划衔接力度。严格按照凯麻同城化建设要求,协助完善凯麻同城化区域功能布局规划、城市规划区功能布局规划和交通、路网、产业等专项规划,加快推进下司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综合服务中心区域城市设计和碧波工业园区等相关规划的编制工作,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二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紧紧围绕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同步战略,坚持以做强“两区”、建设“两城”、打造“两带”为抓手,着力打造麻江无水港、县城北扩区宜居环境、下司特色旅游产业等建设项目,全力推进炉山至麻江城市主干道、炉山至下司快速通道、滨江大道、城东城市主干道等重点项目建设,提升经济总量。
三是积极盘活存量资产。加强对土地、房产等国有资产的管理,努力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利用率,提高资产收益率,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四是加大土地开发力度。用活“向山要地”、“削山填谷”等试点政策,着力破解用地难等“瓶颈”问题。
五是加强体制机制研究。加大与凯里市、凯里经济开发区、炉碧经济开发区协作配合力度,加强对凯麻同城化体制机制的研究,积极配合做好凯麻同城化建设工作和协调服务工作,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按照“洽谈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的要求,提高项目的落地率和资金到位率,确保以州级行政中心和下司古镇为核心区的新城区建设工程和下司至宣威、麻江至下司等城市主干道路网工程等项目明年内开工建设。(麻江县政府办)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