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旅游市场监管和旅游安全。针对旅游包车、价格、合同、广告等重点环节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黑车黑导、欺客宰客、强迫消费等行为。做好重点旅游景区(点)、重点地段扩容、安全防护设施修缮、旅游高峰时段分流等服务工作。完善旅游安全应急预案,督促旅游经营单位开展安全隐患排查行动,确保旅游车辆、经营场所消防、餐饮食品卫生安全和游客生命财产安全。对各接待单位进行全面检查,排查安全隐患。对景区、道路、车行路线、停车场、厕所等硬件设施和经营秩序等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检查,确保所属行政区域内节假日的旅游安全、市场秩序、社会治安、旅游接待、游客集散地和景区(点)经营秩序的井然有序。
二是切实抓好旅游服务质量。“假期长”是今年“两节”的特点,也是提高我州旅游接待人次和增加旅游消费的良好契机。我们针对今年“两节”期间高速公路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政策实施后自驾游激增的市场变化,积极协调交通等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旅游交通标牌标识等引导系统,假日期间安排专人对重要交通节点作好客源分流和引导工作;要求相关企业要提前做好交通应急预案,各旅游景区(点)要及时做好车辆引导、停车等预案,避免交通拥挤和游客滞留现象的发生;要求县市及各景区景点、宾馆酒店、旅行社切实做好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真正使游客“满意在黔东南、安全在黔东南”。
三是加大旅游投诉处理力度。鉴于“两节”期间人流量激增,导致供给矛盾突出等新情况新特点,预计游客投诉量可能会出现上升趋势,投诉热点可能会集中在高速公路通行、停车、厕所、景区游览秩序、旅游服务等方面。我们把受理、处理旅游投诉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做到责任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做到有诉必接、有接必查、有查必果,把各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严密防范因投诉问题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四是做好宣传引导和信息发布工作。积极主动与新闻媒体对接沟通,充分做好黄金周假日旅游宣传引导工作,围绕产业发展、市场形势、假日旅游特点、消费热点,加大报道力度,抓住“十一”黄金周这个有利时机,广泛宣传造势,向外界大力展示“苗乡侗寨,心灵家园”、“苗疆福地,侗歌天堂”的良好旅游品牌形象。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深入宣传假日旅游工作部署、重点旅游线路产品、旅游企业文明诚信经营、景区旅游接待和客流运行、各地旅游新业态产品、特色民俗文化旅游节庆活动等情况,大力宣传各地各景区假日旅游新氛围、新面貌、新气象,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同时,利用广播、手机、网络等多种方式,及时、准确发布交通、客流、住宿、气象、卫生等信息,引导游客合理有序安排出游。
五是加强假日值班和统计、信息上报工作。严格落实假日期间领导带班制度和24小时值班制度,建立了由州和各县市旅游部门主要领导为总值班领导,领导班子成员为带班领导,各科股室负责人为值班负责人的“两节”值日值班机制。同时对各县市统计、信息上报工作作了三点要求:一是要求各县市及列入全省旅游统计预报系统的重点旅游景区(点)与省、州假日办的通讯联络要保持畅通,确保黄金周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二是要求各县市认真做好信息采集和上报工作,确保信息畅通、反应迅速、处置得当。发生突发性重大问题及时上报,杜绝瞒报、误报、漏报、迟报,并做到深入一线、妥善处置。三是要求各县市严格按照黄金周旅游信息统计工作方案要求,指定专人负责旅游统计工作,在规定时间内及时上报假日旅游统计信息,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科学性,全面详实反映全州“十一”黄金周假日旅游经济运行状况。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