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讯 (记者 杨辉)2月25日,出席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和列席同志分组讨论了《政府工作报告》。大家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实事求是、全面翔实地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鼓舞人心;2010年的工作思路明了清晰,目标任务催人奋进,是一个求真务实、凝聚人心的报告。
讨论会上,委员们及列席会议的同志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就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方面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现摘录部分委员建议和意见如下:
吴定国委员:我州具有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如何对这些民族文化进行发掘、保护和发展,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需要政策措施的支持和保障。建议州政府对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进行适当的经济补助。
陆景川委员:建议建立侗族大歌博物馆,把所有关于侗族大歌的文献收集起来,把申遗的所有文件资料全部收集进去,通过博物馆的窗口、名片作用,让侗族大歌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另外,民族民间文化不但要进课堂,也要在党校对干部进行培训,让领导、干部熟悉民族民间文化。
郑贵青(列席):针对民族文化旅游,建议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要保留原生态的农村、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村,让它传承下去。
龙昌海:应发展乡村旅游,寻找亮点把民族文化搞活,利用开发坡上农业、山上农业,形成大项目大产业。大力宣传民族文化活动,如舟溪的芦笙、斗牛等民族文化活动。针对民族文化旅游观,建议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划出几平方公里的土地修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将斗牛、斗鸟、斗鸡、赛马等发展形成大项目。要保留原生态的农村、保留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村,让它传承下去。形成大项目大产业。
雷文艳委员:首先提出要弄清把我州提出的发展旅游大州的概念,建议运用侗族大歌申遗成功的品牌效应打造侗族大歌产业,要科学合理的制定全州旅游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和旅游产品经营点的布局设置。旅游工作州政府要发挥总体作用,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责任,要统筹协调宣传好全州旅游产品,做好节日旅游活动来推动全州旅游事业的发展。在旅游发展上要研发引进先进旅游地区旅游产业打造的理念,提升我州旅游事业的发展。
王建华委员: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要发展旅游业就要高起点高标准的编制好旅游发展规划;要制定优惠的扶持、奖励政策在发展居民客栈宾馆上,制定评定标准;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更好的人才到我州来。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