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勇担当。雷厉风行,不怕困难,坚持原则,勇于担当,工作任务不过夜,这是杨虹同志一惯工作作风。
“大嫂,请问这辆车是你家客人的吗?”到现场后,杨虹和村干立即来到村民陆某家里,找到陆某的爱人了解情况。“杨主任,这辆车的人不是来我家的,可能是租我家房子的杨哥他家客人吧。”经找到陆某家租户杨某了解,才知道杨某家2个从湖北来雷山拜年探亲的亲戚听说杨某刚从老家回城,就从隔壁村子过来拜访,隔壁村的干部也没有发现这几位湖北人的行踪。杨虹当时感到情况严重,立即向村“两委一队”领导作了汇报,请他们过来一起开展劝返工作。 “你们作为远方来的客人,我们是欢迎你们的,但是现在是特殊时期,疫情比较严重,你们应该知道你们从疫区过来给我们的群众带来被感染的风险,请你们支持和配合我们的工作,即刻返回……”杨虹苦口婆心而又坚持原则地对2个湖北人展开了劝导工作,最后,村“两委”成员和驻村工作队的其他同志都赶到了现场,大家做通了工作,将几位湖北人送上了高速路返程,化解了一场疫病传播的风险。
“杨哥,你们家都与湖北的客人有接触了,从现在起你们就呆在家里不要外出,身体出现什么异常情况及时向村里说,按要求观察满14天后没有什么异常你们再出去,这是我的电话号码,有什么困难就联系我,我一定尽力帮你们解决。”将湖北的客人劝离后,杨虹又回到租户杨某家做起了让他们全家居家隔离观察的思想工作。
长丰村位居雷山县城南郊城乡结合部,距县城中心一公里。为了进县城务工、陪子女上学、经商做买卖,很多丹江镇外的村民、外来人员都到长丰村里来租房、建房、买房居住,人员结构非常复杂。不少外来居民回老家过春节后返回来,打算再与亲友聚几天,大家热闹热闹后开始准备新一年的生产生活安排,所以每天都有很多从其他乡镇进村的外来人员,还一些人本身是从省外务工回来的,有的是从省外来拜年探亲的,给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是,杨虹同志不畏困难,不怕复杂,凭着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凭着自己长期基层工作练就的经验和胆识,积极发挥自己苗汉双语兼具、方言与普通话均来的素养,工作中勇于冲锋,攻坚克难。
坚守第一线。杨虹是一名女共产党员,她坚持佩带党徽,自觉加强党性修养,亮明身份工作。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杨虹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身份,坚守在抗疫工作第一线。
新年至今,她只在大年三十晚匆匆地回老家陪老人吃了一餐年夜饭就立即回到工作岗位,与村“两委一队”的战友们一起,深入自己负责的网格进行疫情防控工作。她积极向群众开展疫情知识和防控政策宣传,深入开展疫情排查,特别对武汉及湖北返乡人员和与其密切接触人员进行了一一登记,并充分发动群众共同参与,对自己所包保的人员做到每天一走访,带着医护人员按要求坚持做好监测工作,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教育和鼓励群众一起行动起来,尽量不要出门、不要串门,不扎堆、不聚集,共同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对全村排查出来的35户229人建立台账实行责任包保,她积极主动参与疫情防控期间村民饮水、防火安全检查。她还坚持在村疫情防控排查劝导服务卡点值守,带头加班加点值守卡点。在疫情防控前期物资紧的情况下,杨虹个人捐献50个口罩、机制炭、方便面、矿泉水一批给村“两委一队”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缓解了长丰村疫情防控执守卡点人员口罩紧缺等物资困难问题。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是应该的,这点小贡献算不了什么,你们看,在这场抗击疫情工作中,很多群众都作出了积极贡献,比如,我们身边的这些个体户、企业家亲自主动到值守卡点来送物资支持我们,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我们凭什么不把自己的工作职责。”对着村民们感谢的话语,杨虹总是由衷地这样说。
脱贫热心人。杨虹同志心性耿直,工作务实,待人亲切,乐于助人。杨虹是雷山县土地和房屋征收管理局办公室主任,2018年5月,县委组织部派到长丰村任脱贫攻坚工作驻村网格员。到村工作近两年来,她工作上敢于担当,作风上雷厉风行,自己负责的网格里哪家有几口人,人员的结构是什么,身体状况如何,哪家有哪些产业和收入来源,哪家需要什么帮助,她通过深入调查,掌握得清清楚楚,随口都能如数家珍说出来。工作中,只要发现农户家有什么困难,她都会想方设法地帮助解决。2018年底县里安排资金补助住房达不到安全等级的贫困户实施旧房改造,在得知贫困户陆忠岩家由于经济困难,自筹资金不足难以实施后,她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拿挤出500元钱购买了水泥,帮助其将旧房改造实施完毕;在得知陆忠岩和另一户贫困户蒋玉君两由于没有衣柜,房间比较凌乱,她又花了2000元为他们购买了两个衣柜;在得知贫困陆德邦因股骨坏死,长期受病痛折磨,行动不便,她多次到县、镇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帮助解决了医疗救助资金,使陆德邦能入医治疗,重新站了起来,走上了工作岗位;在得知贫困户罗辉琴风湿关节病长期行动不便,她与丈夫利用下午下班后的休息时间驱车40多公里到凯里掏钱为其买药等。“你一个月才3000元的工资,你这样做哪里还有钱生活啊!”村支书经常这样对她说,她心平气和地说:“村民群众还有困难,自己力所能及的就帮补一下。虽然不多,但一来可以助力村民解决实际问题,二来能够鼓舞村民自力更生”。
“为人正直”、“好心”、“嘴巴甜”、“工作认真负责”这是村里群众对杨虹的口碑。在村里,上至80岁老人,下至几岁孩子,无论是贫困户和非贫困户,没有一个不认识这位每天周而复始地在他们村里入户走访的“闺女”、“姐姐”和“叔妈”。
“大禹”在路上。杨虹家距离长丰村300米左右,但她每天从早上出门到晚上半夜才回到家,很多次两头黑,即便多次从家门口经过,也没有回家休息一下或喝一口水,好多次下班回到家门或者离家只有几十米的地方,接到村干电话后又义无反顾地转身回村。正读高三准备参加2020年高考的儿子需要辅导功课指导学习,家中还有70多岁高龄的公公、婆婆需要照顾,但再苦再累她都从来不会因为自己的私事家事而影响到工作。她的丈夫是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整天也是工作从早忙到黑。丈夫很理解也很支持杨虹的工作,有时因为工作任务太重,忙到半夜都还没有完成,她的丈夫还主动到办公室陪她一起熬夜,帮她一起加班。她经常骄傲地跟同事们说,她的工作能按时按量地完成,离不开家人对她的支持,离不开她有一个优秀的“贤内助”。
“疫”战还在进行,工作还在延伸,杨虹的“大禹”行动还在路上,仍在持续……(余国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