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黔东南州评选命名21名“最美第一书记”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7-11-02 13:10:57  来源:黔东南新闻网  

 

  引言:人生因奉献而美丽,事业因拼搏而辉煌。从你驻村任第一书记那天起,村民就是你的家人,村里的事就是你的家事,走村串户体察民意,呕心沥血绘制蓝图,不辞辛苦,不计得失,不图名利,不讲条件,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平常的服务中实现了不平常的人生价值……这是评审委员会给21名“最美第一书记”的颁奖词。

21名“最美第一书记”与颁奖嘉宾合影
 

筑小康之基 展帮扶风采

——黔东南州评选命名21名“最美第一书记”
 

  雷山县南猛村原第一书记刘为 坚持“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扶贫理念,依托传统村落建设,建立精准扶贫档案,组建南猛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组建芦笙、刺绣、电商、产业四个产业小组,将60万元扶贫资金作为贫困户股金入股发展茶叶、杨梅种植及乡村旅游等;重拾芦笙制作传统技艺,重塑“芦笙舞之乡”美誉;设立村集体公益基金,解决村内因学、因病致贫问题;“三顾义乌”请回能人村主任,民众发展士气昂扬,建档立卡贫困户由59户减至23户,贫困发生率降至10%。建成400吨仓储配送中心(含220吨冷库),推行“三农对接”带动全县农特产品上行与北京5家超市、贵阳10个城市社区建立稳定销售通道,实现村合作社稳定年收入30万元,村集体经济突破100万元,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余元目标。先后8次被中央电视台播报,获 “中国扶贫先进个人”和省、州“优秀村第一书记” “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麻江县高枧村原第一书记施雪钢 100多个“红手印”挽留继续驻村。依托单位优势,借“状元故里”文化旅游东风,大力引导发展菊花产业,由20亩“菊花谷”扩展至300多亩菊花基地,带动建成“药谷江村”菊花主题公园,品种由42个增加到260个,繁育种苗和盆花销售创收60多万元,带动乡村旅游为百姓间接增收30万元,成为文化旅游的一道亮丽风景,也是全州唯一示范性基地。在村内设立企业奖助学金和爱心基金,建成“南农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山区儿童暑期特色培训班;开展民族工艺品暨旅游纪念品设计制作,打造民族村寨主题微景观,美化乡村环境,增色文化旅游;带动红蒜、锌硒米、雷竹种植、林下养鸡等产业建设。先后获江苏省教育工委“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和州、县“优秀第一书记”“优秀共产党员”表彰。

  锦屏县龙池村第一书记杨端明 主动申请留任驻村,利用单位优势,加大金融扶贫力度,为锦屏县争取重点项目建设银行贷款27.44亿元,且作为国家农发总行“金融扶贫示范县”打造。组建龙池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争取70万元资金发展壮大合作社,流转土地200亩发展莲藕养鱼、荷花、灵芝种植等项目。协调资金60万元建设1000㎡冷库,“借船出海”销售龙池椪柑、橘子等水果200万斤,远赴杭州举办锦屏水果展销会,打开北京、上海等13个销售市场,建立与“养生堂”公司定单销售认领合作关系,带动群众增收,贫困户由203户688人减少到75户203人。筹集23万元建成龙池小学太阳能热水系统,自费带贫困户到北京“求医”,修建3000㎡文化广场,带着家人与村民一起欢度春节,寻思问诊谋发展计谋。先后获省、州“优秀第一书记”表彰,获州“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黎平县岑湖村第一书记欧增桥 通过深入走访,建村情民意“数据库”,采取“党支部+基地+贫困户”模式,将73户贫困户打捆入股到黑毛猪、绿壳蛋鸡养殖等产业项目,实现抱团发展。创办岑湖农村电商及电商体验店,通过“党支部+电商+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让“黔货”走出大山,累计销售达150万元。争取450余万元项目帮扶资金,发展绿壳蛋鸡养殖1.5万羽、黑毛猪养殖300余头、产业路硬化1.5公里、修建灌溉水渠5公里。2016年实现20户81人脱贫出列,创新推出的“1244工程”得到省委领导肯定批示,主抓“互联网+”建设得到中央电视台cctv-4“走遍中国栏目”专题报道。

  麻江县复兴村第一书记吕忠飞 确立“旅游主导、产业支撑、党建领航”工作思路,制定村级发展三年行动规划,成功申报“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和“中国传统村落”,获得上级扶持资金300多万元。建成“复兴灰拔豆腐加工厂”村办企业,巩固发展传统产业“灰拔豆腐”。争取省农科院现代中药材研究所支持,动员发展51亩白芨,预计产值800万元,可带动20余户贫困户增收致富。协调爱心桥公益服务中心捐赠5万元学习用品,争取爱心人士结对帮扶11名贫困家庭儿童。驻村以来,累计协调项目31个、资金800余万元,推动复兴村减贫21户84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1.85%,成为了全县首批党建扶贫示范村、民族文化精品村,个人获 “全省脱贫攻坚奖”荣誉称号。

  丹寨县干改村第一书记吴天将 组织贵州财经大学和丹寨职校35名师生精准摸排全镇9608户39115人基本信息,因地制宜主攻产业发展,成立干改村慧恒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村两委+合作社+农户”模式,协调资金55万元搭建300个大棚,发展蔬菜种植360余亩,种植哈密瓜200亩,实现160多人在家门口就业,51多户贫困户率先脱贫,推动干改村出列摘帽。先后协调争取项目14个、资金5200多万元,争取帮扶资金600余万元,修建产业便道、通组道路2条,安装路灯150盏,修建休闲凉亭2个、提灌站1个、便民服务站1个,解决干改村蔬菜销售平台租赁资金6.5万元,发放慰问资金物资8.8万元。

  雷山县掌雷村第一书记邓斌 秉承“敢闯敢干”作风,真蹲实驻开展帮扶工作,对157户贫困户、539人贫困群众情况了然于胸。围绕“1+4+6”模式,抓教育瓶颈问题,协调企业向掌雷小学捐赠51万元的教学设备和学习用品,捐资135万元修建学校运动场和围墙,协调省内外大学与掌雷小学建立长期帮教机制,扶助11名在读高校贫困大学生。抓医疗扶贫,邀请北京“明智基金”携中国医师协会到县开展公益医疗救助,为5名脑瘫患儿进行手术治疗。抓产业发展,协调省建工集团出资38万元建成1200平方米黑毛猪养殖基地,利益联结28户贫困户112人;带动52户发展稻田养鱼、18户养牛、160户种植丹参、62户种植马铃薯。组建脱贫攻坚“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开通村内致富带头人微信群,协调七冶公司等多家国有企业定点帮扶村内水渠、文化广场、人行桥、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

  台江县阳芳村第一书记杨斯瀚 发挥企业自身优势,发动48户村民种植红米25亩,创建“贵州红”红米品牌,通过“线上”+“线下”整合销售,产品远销国内外,实现“黔货出山”。创新“党支部主导引领,推动扶贫资金股份化、承载主体组织化、经营责任集中化、收益对象精准化”的“阳芳四化”扶贫思路,发动群众筹资8万元和村集体经济入股10万元发展农家乐,年利润8万元,村集体经济获益2万余元。协调南方电网帮扶资金163万元,开展五彩米、折耳根种植95亩,发展2000羽土鸡养殖等产业,修建阳芳村民宿酒店。以村集体发展资金入股加油站,协调中石化公司帮扶资金入股灵芝基地,预计2018年贫困户受益可超过5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突破70万元。中组部赵乐际部长到村调研时,对其帮扶工作给予高度肯定。

  岑巩县岑峰村第一书记万胜林 群众联名摁红手印挽留连续三年驻村,从思想政治建设入手,培养了一批党员致富带头人。协调资金100万元加强村级组织阵地建设,争取国家项目资金760.5万元成立2家合作社,建成茶叶加工厂1个、思州木叶香羊有限公司1家、优质大米加工厂1家,引导村民入股抱团发展产业2820亩,发展稻田养鱼520亩。争取“一事一议”项目修建6公里通组水泥路和4.2公里产业观光道,争取100万元修建提灌引水工程,30万元修建村文化场所,修建便民桥一座和产业路一条;安装太阳能路灯70余盏,新建垃圾池30个、垃圾箱6个、栽种公路绿化树木7500株,切实改善人居生活环境。2016年,全村人均收入达7100元,获得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个人获省委、州委表彰为“优秀驻村干部” “优秀共产党员”。

  凯里市岩寨村第一书记万政权 连续三年驻村,协调杭州市红十字会15万元、凯里市财政局12.2万元,建成90立方米的消防池,安装消防栓32个,筑牢了农村消防安全防线。成立 “芭丹觏种养专业合作社”,发展生姜、香葱种植72亩,预计年收入55万余元;引导村民养殖黑毛猪300余头、本地山羊、波尔山羊、白山羊300余头,年销售达到60余万元;指导成立“岩寨村残疾人鸟笼制作合作社”,通过“村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残疾人”模式,生产民间工艺鸟笼,解决岩寨村部分残疾人、贫困户就业问题;动员40户贫困户148人移民搬迁至城区居住。筹集4万余元成立岩寨教育基金,奖励本村35名考上大学的学生、65名优秀中小学生。2015年度,个人被评为“全州优秀第一书记”。

  黎平县岑所村第一书记吴焕玺 连续三年主动申请驻村,积极协调建成了肇兴镇至岑所村5公里的通村水泥路,打通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发展“农户+合作社”模式,申报扶贫种养殖项目19个,种植大蒜400多亩,养殖猪牛42头、土鸡3000多羽,覆盖27户贫困户。争取320万元的“美丽乡村·四在农家”项目并已建设完成,争取60万元实施人畜饮水工程;联系企业捐资60万筹建“东煌明大岑所希望小学”,修缮未竣工教学楼及完善小学周边环境,捐赠物资300余件及教学设备等共计10万元,结对帮扶4名贫困学生。坚持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引领地位,用产业发展、基础巩固、精确扶贫的实效赢得了各方认可,时常一身泥土而被群众亲切地称为“黄泥书记”。

  黄平县鱼良村第一书记陆建彬 驻村以来,不惜放弃个人婚假、公休假、陪护产假及部分节假日,把脱贫攻坚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做。分析研究村情,制定了“五个一”的发展思路,指导村级合作社流转土地220亩,与实力企业签订协议,订单式种植糯小米200亩、订单种加工型红苕20亩,实现产值35万元、租金收入8.8万元,植户均增收6800余元;稻田鱼、林下鸡养殖,以及酿酒和农文旅等多方面发展,扶贫成效显现。同时,申请扶贫项目资金,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行“三变”改革,创建并打响了“鱼良鸡”品牌,完成存栏5000羽,计划达到年出栏15000羽、年产值50万元的目标,可带动18户贫困户脱贫。总投资132万元的酿酒厂将于2017年底建成投产。

  施秉县双井村第一书记胡开义 探索 “七个一”产业发展模式,帮助建立精品水果种植合作社总社1个、分社10个,组织群众抱团实施精品水果种植,聘请专家长期到村开展技术培训,培养了200余名“土专家”,并积极争取凯里云谷田园有限公司的水果收购协议。在做好本村帮扶的同时,将帮扶范围扩大到双井镇其他村,带动种植精品水果9000余亩,覆盖2043户贫困户;争取20吨水泥硬化翁西村公共停车场及村活动室场坪,为贫困儿童筹集48500元助学金,协调经费3万余元用于灾后修复群众生活用水设施等,帮扶事迹得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砥砺奋进的五年》栏目专题报道。

  凯里市下司镇新民村第一书记沈廷三 连续三年驻村,积极向市直和区直部门争取各类帮扶资金314万元,先后实施硬化贤表大寨到麻江龙山镇共和村的道路、修缮小河沟桥头堡坎、硬化贤表小寨进村路、安装178盏太阳能路灯、建设“龙里文化广场”等民生项目。修缮龙里寨200米防洪堤、1400米防洪灌溉水渠,协调宽带进村,使全村148户享受发展带来的便利。组织医疗服务队为500多名群众义诊看病,派发5000余元的药物,并为残疾人筹集善款2000元。引导成立村级集体经济公司,组织群众发展牲禽养殖,吸纳股东40余户,累积资金20余万元,辐射带动47户贫困户184人脱贫出列。

  镇远县龙洞村第一书记张跃霞 连续三年驻村,结合龙洞村生态资源优势,大力组织群众发展天麻、茶叶、水果、牛羊鱼养殖等产业,以“天猫店+淘宝网店”为平台,在互联网上推出“野生天麻”“生态米”“松乳菇”“ 野生七星鱼”“放养山鸡”“贵州兰花”等特色农特产品,发展订单种植农业。动员全镇162户农户参与电子商务销售,线上线下销售总额达到800余万元。同时,带领群众成立贵州省惠龙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凯里明洋食品厂签订250亩的订单合同,发展稻鱼共生项目300亩,订单额度超300万元。

  剑河县东南村第一书记钟传坤 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增强群众致富能力入手,实施产业精准帮扶,打造和谐乡村。筹集资金96.35万元完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和道路硬化。争取1.5万元工作经费,带领村干部到江西省樟树市考察生猪养殖、中药材种植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引进贵州苗寨香猪公司落户东南村,投资1000万元发展生猪养殖产业,解决了60个贫困群众就近就业。争取贵州山珍公司投资4.2万元开展食用菌种植示范项目,扶持20户贫困户种植食用菌增收。组织单位干部与贫困群众“结亲”,筹集帮扶资金5000元,购买猪仔、鸭苗等发放给贫困户饲养增加收入,组织企业进村开展联谊活动、志愿者进村开展“爱护环境卫生”活动和“姑妈回娘家”活动。

  天柱县广万村第一书记杨廷敏 连续三年驻村,秉持像治病一样去治穷的理念,由表及里改变村容村貌,进一步激发群众干事创业热情。组建“天使先锋”医疗服务队,为2800多名村民免费体检,提供送医、送药服务,被誉为 “山寨里的120”。指导成立“重兴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种植红豆杉1000亩、“七叶一枝花”100亩、生姜60亩,实现50名贫困党员就业脱贫,辐射带动95户贫困户就近就业。同时,帮助群众注册种养殖、深加工产业的合作社,为200名贫困党员、贫困户提供致富捷径。整合资金修缮村委会办公楼,配备多媒体会议室和村级“小食堂”,组建“文艺宣传队”,用侗歌编排传唱党的惠民好声音,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指数。

  丹寨县者拉村第一书记刘兴武 连续四年驻村,结合者拉村优势和实际,谋划村级五年小康规划,定位“一村一品”发展,动员贫困群众积极发展精品水果。2015年以来,利用县级下发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帮助者拉村成立两个种养产业合作社,流转土地500亩发展金银草种植,采购设备进行加工销售,带动贫困群众户均增收1800元,一举摘掉了村级集体经济“空壳”帽子。同时,鼓励农户大力发展畜牧业,现有初具规模的养猪户12户、养牛户5户、养羊户1户,动员贫困群众种植提子15亩、魔芋26亩、生姜50亩,协助10多户种养殖大户注册微型企业。

  榕江县摆柳村第一书记杨秀忠 群众联名挽留连续三年驻村,结合村情实际,协调118万余元完成了分引、社冷两个自然寨串户路硬化建设。利用村里独特的土壤和气候优势,协调20余万元带领群众发展花椒产业,全村130户贫困群众共发展花椒种植612亩,达到盛果期后,每亩花椒每年能为群众获利1.8万元。驻村以来,他认真履行驻村工作职责,共召开28次会议,走访群众680余人次,出点子22条,协调资金80余万元,解决困难问题26个,化解矛盾3起。他每天穿梭于摆柳、分引、社冷三个自然寨的黄泥巴路上,弄得满腿是泥,群众称之不像干部,倒像个地道的农民,亲切地称他为“泥腿书记”。

  从江县根里村第一书记石跃敏 连续4年驻村,以发展村级刺绣产业为主,帮助“祖英刺绣专业合作社”申报获得“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省级“锦绣计划巧手脱贫基地”、“州级返乡创业示范基地”荣誉称号。协调刺绣培训项目7.5万元,借助合作社现有资源,培训绣娘30人;积极与企业签订生产1200个民族手工刺绣手提包的购销合同,实现销售增收42万元;引导申报刺绣微型企业28家。同时,成立根里辣椒合作社,种植辣椒400余亩、秋葵5亩、钩藤500余亩,协调2万余元的种苗和肥料,帮助种植户平均增收3000余元。积极联系外界爱心人士与16户贫困家庭学生结对成帮扶对子,使全村贫困户由209户减少至154户。

  三穗县德明村第一书记唐侃 认真谋划村级发展思路,向“土专家”、“土秀才”、产业大户、老党员、群众问策问计,制定了《德明村发展项目建议书》、《德明村环境整治工作方案》。按照“党社联建”模式,通过三穗县昌鸿竹鼠养殖专业合作社示范带动68户贫困户集中养殖竹鼠,带动散养户170户。争取项目资金636万元建设标准化竹鼠养殖场,将覆盖贫困户350户1260人,预计每年可带动群众人均增收2800余元。建立合作社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已实施鱼塘养鱼项目10000尾,建成苗圃场一期50亩,以及黑毛猪、竹鼠等养殖,按收益8%比例分红给贫困户,带动村集体经济由3万元增加到21万元。

责任编辑:田应龙【收藏】
上一篇:黔东南州脱贫攻坚秋季攻势措施有力成效显著
下一篇:武警黔东南州支队包裹收发柜采购招标公告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