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黔东南州“四轮驱动”助力易地扶贫产业发展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7-08-24 16:19:45  来源:黔东南新闻网  


  产业扶贫对于促进搬迁贫困群众增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黔东南州出台了《关于促进全州易地扶贫搬迁移民产业就业帮扶培训服务“五个全覆盖”的实施意见》,强化“四轮驱动”,助力易地扶贫产业发展。

  因地制宜推动。实行“因地制宜”“量身定做”规划易地扶贫产业,结合各县市地理优势、自然禀赋,发展特色种养殖,防止产业发展“一窝蜂”。如丹寨县在扬武安置点通过流转土地40亩,由政府补贴,用于发展大棚姬松茸种植,带动14户搬迁群众发展产业增收。从江县利用便利的交通条件,建立美娥农业产业园,该项目总投资约320万元,建设占地面积约80亩,全部规划用于蔬菜、食用菌种植等特色种殖项目,满足洛贯新区的市场需求,为美娥安置点的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00个,搬迁群众年收入可达3万余元。

  经营主体带动。针对搬迁贫困户有发展意愿,但缺资金、技术、劳动力等情况,整合种养大户、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实行“经营主体+贫困户”行动计划,采取入股经营、订单销售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获得收益。如丹寨县引入贵州茅台生态农业公司,通过流转土地60亩作为蓝莓种植基地,采取“公司+贫困户+合作社”的经营模式,由公司负责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订单收购蓝莓鲜果,建成的基地提供给搬迁群众组成的产业扶贫合作社,基地作为合作社资产,由合作社进行管理,公司与合作社按16元/公斤保底价与合作社签订蓝莓鲜果收购协议,年产值57.6万元,户均增收近万元。

  企业公司拉动。在安置点积极引进一些企业公司,利用企业公司体量大、资金雄厚的优势,发展一些“吹糠见米”的产业,让搬迁群众参与其中增加收益。如黄平县与绿宝公司签订生猪代养项目,吸纳搬迁群众到公司从事生猪养殖,搬迁群众只负责人工,每出栏一头按230元付给代养的搬迁群众,当前参与代养的搬迁群众45人,年出栏生猪5400头,户均收入2.76万元。凯里市上马石安置点引进黔东南恒恩服饰有限公司,该公司共投资500万元余元,修建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的厂房,主要生产和加工衣物,吸纳搬迁群众入股30人,解决移民就业岗位40个。

  政府扶持调动。通过政府的行为,将一些扶贫资金捆绑进行项目投资,或通过政府贴息贷款的方式为搬迁群众发展项目。如从江县捆绑使用5000万元极贫乡镇脱贫攻坚基金,向贵州都柳江投资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国企)进行投资,由公司负责经营管理,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享受每年6%的保底收益分红。天柱县将扶贫资金入股贵州同源药业,易地搬迁户按每年7%分红。凯里市为1800多户搬迁贫困户开通“特惠贷”绿色通道,实施凯里市停车场建设项目,每户贷款5万元作为项目建设资金,易地搬迁户每年分红4000元。(陆显圣 )

责任编辑:田应龙【收藏】
上一篇:黔东南州工业园区带动16.8万人就业
下一篇:黔东南:精准发力 直击扶贫领域“要害部位”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