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黔东南州食品药品监管局以农村食品问题多发、易发重点区域为导向,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制度,持续加大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和重点隐患专项治理力度,有力净化农村食品生产经营环境,全面提升农村食品安全总体水平。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保障机制。一是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局相关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食品安全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结合辖区实际制定方案,细化目标任务,明确监管责任,按照“四有两责”要求,将农村食品安全治理专项行动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二是强化人员、经费保障,优化监管资源配置,充实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力量,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加强案件查办,整顿规范并举。一是认真开展全州农村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清查摸底,全面清理排查农村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资格,以基层市场监管分局为单位分类建立食品生产、销售及餐饮服务经营主体台帐,严厉查处无证生产经营食品的违法行为,依法取缔违法“黑工厂”“黑窝点”和不符合卫生规范、生产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黑作坊”。二是强化农村食品风险隐患排查,建立风险隐患台帐。以农村食品问题多发、易发为重点区域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积极探索和实践基层蹲点调研、随机抽查等工作模式,坚持问题导向,研究制定问题清单和解决措施清单,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实施清单式监管,及时消除隐患,着力纠正、规范和处理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三是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加强对日常监管中发现、消费者投诉举报及媒体舆情反映的案件线索的排查和督查督办,落实有奖举报,强化行刑衔接,严厉打击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
加强工作督查,落实监管责任。一是落实食品安全属地和网格化监管责任,积极推进监管重心下移,确保责任到岗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切实强化农村食品安全日常监管。二是适时组织对各地采取督导检查、飞行检查方式深入基层、深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加强督查检查及专项行动开展情况的督查。三是严格问责,对工作责任不落实、监管措施不明确、问题隐患不解决的地区和单位,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及责任人责任。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一是开展食品安全科普进市场、进校园、进乡镇、进村寨等活动,进一步强化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经常性的教育宣传和政策引导,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意识,督促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规范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行为。二是通过悬挂店堂标语、公布典型案例、普及食品知识等方式,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食品安全公益宣传科普工作,以更加形象、生动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形式向广大消费者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增强消费者的自我防范意识、消费维权意识和识假辨假能力,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氛围。三是在工作落实较好的县开展工作推进会,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推动全州农村食品安全治理工作深入开展。(黔东南州食品药品监管局)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