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017年5月1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改革一周年见闻,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改革时满一年。记者走进全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了解这场改革带来的变化。
有赞扬,有憧憬……步入营改增时代,苗乡侗寨风起云涌,生机盎然。
企业减负,真金白银
谈到营改增,“减税”成为该州四大行业纳税人不约而同提到的首选热词。
该州生活服务业纳税人率先现身说法。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天柱县东方国际大酒店有限责任公司累计申报销售收入598.80万元,销项税额35.93万元,抵扣进项税额10.51万元,缴纳增值税25.42万元。
“与缴纳营业税相比,累计减税6.32万元,税负下降了19.19%。这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谈到营改增红利,公司老总龙青云喜上眉梢。
金融业纳税人也初尝“甜头”。在“杉乡”锦屏,营改增后,该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金融服务选择简易计税方法,按3%的征收率缴纳增值税。由于增值税是价外税,相比营业税的优惠税率,税负仍然有所下降。2016年的后三季度,该公司顺利减税69.07万元,同比下降17.13%。无独有偶,同期贵州黎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也实现减税105.05万元。
作为房地产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贵州省镇远县全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营改增后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均为老项目,按简易计税办法,适用5%征收率缴纳增值税。
营改增后8个月的申报数据显示,与营业税时代相比,公司少缴税款13.3万元,同比下降4.76%。
黔东南州东线爆破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是当地一家建筑业企业,主要经营土石方爆破工程设计与施工。截至今年2月底,该公司已实现减税13.56万元,减负幅度达到31.2%。
“说实话,税负能下降离不开国税局的帮忙。记得去年6月份,我们对政策还没有完全吃透,因未及时取得进项抵扣造成税负上升,幸好国税局监控发现后立即上门调查辅导,我们这才规范了财务管理。”公司会计牛新和感叹道。
得益于税务机关的贴心辅导和个性服务,该州越来越多的营改增纳税人顺利领到改革“红包”。
员工涨薪,真心点赞
“我们服务员的月工资已经从2015年的人均2100元,涨到了2700元,认真算一算,一年工资涨了快30%,真心要给营改增点个赞!”贵州厚德南泉山大酒店有限公司服务员小吴开心地谈到营改增给自己带来的工资变化。
据悉,2016年该公司销售收入总额达到1034.01万元,同比增长24.16%,盈利能力进一步提高。2016年5月至今,公司整体税负下降54.70%,主动为全体员工上调了薪酬,稳定了服务团队,2016年酒店员工离职率比2015年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
同时,因为减税盘活了资金,该酒店还投入近10万元对酒店进行装修改造,扩大经营范围,增加了民族特色餐饮等服务项目,从而招聘了更多员工,目前企业从业人数已从营改增前的80人增加到110人。
营改增带来的减税效应,大幅改善了相关产业所处的税收环境,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代表,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就业质量,同时创造了更多正规就业岗位。
与此同时,营改增后所带来的增值税链条效应也开始逐渐显现。为打通增值税抵扣链条,目前该酒店已淘汰了6家无法提供发票的供应商,无形中推动了该县餐饮住宿行业的良性发展。与酒店日常有相关业务的纳税人也主动到主管税务机关领购发票并缴纳税费10余万元。
产业升级,蓄势待发
作为国家4A级风景旅游名胜区、世界无双的天下第一苗寨——西江千户苗寨,借营改增“东风”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民俗风情还是那么迷人,但变化也很大,景区酒店、厕所、道路等设施更好了,旅游更加舒适。”今年“五一”期间,福建游客林先生一家四口在时隔两年后再次来到西江千户苗寨旅游时触景生情。
营改增后,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在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实现减税103.34万元,得知营改增带来的增值税进项抵扣利好后,公司立即将盘活的资金用于改善景区设施。
“我们拟每年投资5000万元,对景区旅游设施进行扩建、修缮,同时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作为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必备条件。”公司负责人毛家宇介绍道。
不仅是西江千户苗寨,黔东南州内各大旅游景区、酒店在营改增后都驶入了“升级改造”的快车道,旅游发展环境越来越好。
在营改增“春风”的吹拂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激情和信心被彻底点燃。
截至4月30日,该州营改增“四大行业”纳税人已达到21474户,与2016年同期的16667户相比,净增4807户、增长28.84%。其中生活服务业达18799户,同比增加4152户、增长28.35%,旅游服务业达305户,同比增加123户、增长67.58%。
随着高铁、机场、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旅游资源的深入开发,一批大型、高档、综合性酒店正在蓬勃发展,黔东南州“旅游活州”战略蹄疾步稳。
“税务机关要围绕本州生活服务业等重点行业做好政策效应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及时建言完善产业发展扶持措施,指导今后的招商引资工作。”黔东南州委副书记、州长冯仕文对营改增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场营改增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好戏”正在上演。(廖东进、王继义、郑坤)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