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嗨歌欢舞养心 大西南百家网媒总编相约苗乡侗寨品文化精品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6-10-26 21:32:02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网讯 (文 记者 凌忠云 图 潘开荣 肖灵勇)10月19日至23日,2016大西南地方新媒体创新发展论坛暨中国大西南网盟第七届总编联席会在黔东南召开,期间,与会媒体总编们走访黔东南4个县市进行主题采访活动,并观看了当地极具代表性的歌舞表演。

  四天四场演出,来自凯里镇远、黎平、雷山的演员们,用他们天籁般的歌声和优美的极具民族韵味的舞姿,征服了前来聆听和观看表演的大西南百家网媒总编。




  在翠绿山峦中起舞,在千年古城里寻幽,在风雨桥上听雨,在潺潺溪流边歌唱……一场场激荡人心的歌舞盛宴在总编们的耳边唱响,歌声绕梁,久久不绝。

  10月19日

  错过《银秀》,就错失黔东南

  《银·秀》,以“银”文化为主线,将黔东南独有的山水文化、民族文化、建筑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原生态文化内容贯穿其中。







  全剧共由13个章节组成。内容涵盖了杂技、创意舞蹈、打击乐、民俗歌舞、情景歌舞等多种元素。通过多样性的表现形式对黔东南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意象进行具象表达的同时,充分展示黔东南独特的高原民族文化气象、全方位地展现黔东南独特而博大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10月20日

  远古走出来的历史 《古韵镇远



  大型舞蹈史诗《古韵镇远》紧紧围绕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历史文化”做足文章,充分挖掘内涵、拓展外延,打造和延伸镇远作为全国绝无仅有的“历史文化”品牌效应,强力助推镇远文化产业暨旅游业的发展。

  10月21日

  音画歌舞 《醉美肇兴》


 

  《醉美肇兴》是黎平县重新打造的一台侗族音画歌舞剧。分为《戏乡歌海》、《山情水韵》、《节庆欢歌》、《梦回肇兴》四个篇章。节目主要以侗戏、侗族大歌、小歌、琵琶歌元素为创作基础,将原生态歌舞与现代音乐相融合,通过舞台手段展示侗族风俗节日,展现一幅丰富多彩而又不失韵味的侗族音画歌舞画卷,从而表达侗家人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善良淳朴的真挚情感。

  10月22日

  苗族原生态 《美丽西江》


 

  《美丽西江》大型原生态民族歌舞剧以蝴蝶妈妈为主题,以苗族诞生、迁徙、定居、体现美好生活、图腾崇拜为主线。整个演出分为蝴蝶妈妈、太阳部落、西江情思、西江神韵等四个篇章,内容涵盖苗族祭祀、锦鸡舞、长桌宴、游方、建设家园等节目内容,是一台集文化展示、游客参与性、娱乐性为一体的汇演。

  在黔东南,歌唱不是余兴节目,而是全部生活的起点和终点,是历史的凝练和传承,是文化的贮存和展开,是一个民族赞美生活、讴歌生活的情调,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依托。

  “舞台剧很有创意,场景的布置和灯光的效果充满科技感,整个舞台剧是传统民俗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看起来给人很'巴适'的感觉;远古走出来的历史,太震撼人心了;表演非常新颖,尤其是在敬酒的节目,民族特色要更浓郁一些;历史文化感特别厚重,这是一踏进这片热土就能深刻感受到的”……

  四天下来,总编们通过一地地走访,一场场表演,更加深刻感受到了黔东南独特、浓厚、悠久的民族文化,零距离领略了黔东南的自然山水。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感言,也是对黔东南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的赞美。黔东南的美,黔东南的情,总编们看在眼里、赞在笔下、记在心上。







  “黔东南在打造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理念上、领域上抢占了很多先机,这些经济社会发展好的理念值得媒体宣传”,参与此次会议的华龙网集团副总裁张德泽表示,华龙网将利用自身媒介优势,将黔东南良好的旅游资源、民族文化、特色美食推介给重庆的市民,让他们都能够来到黔东南旅游、投资这一块热土。

  黔东南民族文艺精品激荡市场

  作为贵州民族文化旅游“桥头堡”的黔东南,正努力实现旅游业的转型升级。

  近年来,一批民族文化精品随之诞生。而《银·秀》、《古韵镇远》、《醉美肇兴》、《美丽西江》正是这些文化精品的典型代表。此外,《仰欧桑》、《嘎老》、《行歌坐月》等大型音乐诗剧,更是登上了更高的舞台,甚至走出了国门。通过文艺精品这张“名片”,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和机会宣传黔东南州文化建设成果,展示黔东南经济社会建设成就。

  黔东南州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其本土文化保持了很好的原生性,这是不可替代的特色文化资源。“原生态黔东南”已经成为响亮的文化品牌。在文艺作品的创作中,文艺家们表现出了崇尚本土文化原生态特色的创作倾向。

  “歌舞之州”黔东南:一个天然的民族文化博物馆

  这里,276个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占全国传统村落的10.8%,占贵州省传统村落的65%,位列全国地(州)第一。这里,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3项72个保护点,位列全国地(州)第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国家级传承人26人。历数种种,都彰显了黔东南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方面的不遗余力。

  “歌舞之州”、“文化千岛”、“民族文化天然博物馆”等一个个“头衔”,都是对黔东南的最好赞誉。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生态优势,是黔东南州的两大“宝贝”。

  今年5月份,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在省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黔东南州工作时提出,黔东南要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用好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

  在今年7月12日举行的中国共产党黔东南州第九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上,审议通过了《中共黔东南州委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关于守住两条底线用好两个宝贝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决定》。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十三五”是黔东南州加速发展、缩小差距、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是黔东南州贯彻落实发展新理念的重大举措,是走出发展新路子的必然要求,是抢抓发展新机遇的关键一招,是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客观需要,是推动发展新跨越的战略选择。

责任编辑:苏慕凉【收藏】
上一篇:关于对航拍飞行器进行特别管控的公告
下一篇:2016年贵州环雷公山超100公里跑国际马拉松第一赛段(凯里)交通管制补充公告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