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车用汽柴油被誉为现代物流业的血脉,事关大气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老百姓的顺畅出行以及生命财产安全。今年以来,黔东南州质监局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州政府成品油执法打假工作安排,加强汽柴油质量监管,加大伪劣汽柴油打击力度。上半年,州县两级质监部门出动执法人员155人次,检查成品油批发零售单位和加油站50家,立案4起,涉案货值13.7万元。
一是突出重点,破除监管盲区。针对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区域复杂,监管力量薄弱的情况,以城乡结合部、高速公路沿线、农村地区为重点区域开展汽柴油专项执法打假行动,加大对成品油批发零售、民营加油站的执法检查力度,严打掺杂掺假生产、销售劣质汽柴油的违法行为,有效遏制假冒伪劣汽柴油向农村和城乡结合部转移的趋势。
二是突破快速检测,提高执法效率。今年1月份派出2名执法打假骨干参加省质监局组织的车用燃油执法打假培训,提高车用汽柴油执法打假技能和水平。立足于快、准、稳的执法监管需求,快速准确判断伪劣汽柴油,州质监局统一购置汽柴油抽样容器200个,并分发到相关县(市、区)局,并购买调和汽油快速检测设备,运用快速检测设备现场快速准确地对油品进行初步筛查,降低了执法抽样成本,提高了执法打假效率。
三是突显社会力量,推进行业自律。随着机动车的普及,汽柴油已成为群众日常所需生活用品,成品油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切实利益,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加大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汽柴油的曝光力度,认真办理汽柴油投诉举报案件,及时对外公开查处的汽柴油案件,在社会初步形成群众积极参与监督、部门相互配合监管的社会共治局面。并将汽柴油生产经营企业纳入诚信管理,倒逼企业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推进行业自律管理体系建设。
下一步,我州质监部门将继续深入开展车用汽柴油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加大监督抽查力度,积极开展风险监测工作,强化技术支撑保障能力。配合相关部门坚决打击“土炼油”窝点,依法查处掺杂使假、擅自调和混配车用汽柴油、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确保消费者合法权益。 (蒋文周)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