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缤纷盛宴为幸福加码——黔东南州群众文化发展60年成就回眸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6-07-15 11:13:36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作者 吴会武 龙晓慧

  本网讯  “白天晨练逛街打理果园,晚上唱歌看电影跳广场舞”,是现在黔东南百姓的日常生活。可在60年前,这对黔东南老百姓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正如施秉县望城村村民李应珍所说:“别说60年前,就是40年前,我们天亮就上山干活,天黑才下山,每天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干活才勉强能吃饱,哪里得空跳广场舞、打篮球哦。”“1959年前后,西江饿饭死人的很多。那时候太穷了,吃不饱,穿不暖。哪像现在粮食吃不完、花钱还不难,想买什么就买什么。”雷山县西江村84岁的侯天祥老人更是感触深切。

  百姓生活贫苦,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匮乏,这是60年前黔东南群众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

  六十年来,我州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有效挖掘、保护和弘扬,群众文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红红火火,文化产业蓄势待发,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和精神境界得到极大提升,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景象。

  尤其是近年来,黔东南利用生态和文化这两个宝贝,正加速推进由文化资源大州向文化发展强州的跨越。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细描摹

  6月29日,记者在施秉县望城村休闲广场上看到:几个孩子与父辈们在打篮球,5个大姐正跟着舞蹈视频学跳广场舞,一些村民边围观边拉家常,一些村民带着家人在健身器材那儿锻炼。“60年前,大家都在为填饱肚子奔波,哪里能想到过上这样的好生活,感谢党和政府。”村民们感叹道。

  村民的话不假,1956年,黔东南州全州生产总值只有1.26亿元。起点低、底子薄,使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极度匮乏。

  在四十一年前的1975年,我州才建成第一座电视转播台。到2007年,我州实现电话、电网、电视“村村通”。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大繁荣,我州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州内共有省直属台2座,州级广播电视台1个,县级广播电视台16个。建成了50户以上“村村通”3068座,20户以上“村村通”12667个项目村,安装卫星地面接收设施68万多套;有数字影院19家,民族语译制中心1家,数字电影放映设备160套。“十二五”期间,全州各乡镇已全面完成光网宽带和广播电视有线网络联网建设,高清交互数字电视用户规模总数超过12万户。

  2015年,全州电话用户298.48万户,互联网宽带户数35.11万户。

  2015年我州共获得乡镇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5个,涉及1400万元;获得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70个,涉及金额1080万元;获得全民健身路径工程36套,涉及金额180万元。

  目前,全州共有公共图书馆17个、文化馆17个,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4家,乡镇综合文化站202个,农家书屋311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51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43个,村级民间文艺团队297支,民间戏班110个,民间歌队517支。

  这些集阅读、体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正成为老百姓享受丰富文化生活的“第一选择”。

  如今的黔东南,文化在市民生活中触手可及,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各类文化场所免费开放;基本上形成了州、县、乡、村为一体的公共文化网络服务体系。

  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带给群众的是享受精神文化权益的幸福空间。如今,在我州城乡处处都能看到群众参加各项文化活动的身影。

  群众文化活动大泼墨

  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提速的同时,公共文化服务的日益完善,让老百姓的群众文化活动更加红红火火。

  4月28日,接连几天阴雨绵绵后,丹寨县龙泉镇羊甲村终于迎来了好天气。暖暖的阳光下,村民王树权早早就等在羊甲小学的操场上。由该村帮扶单位黔东南州文化馆联合丹寨县文化馆举办的“2016‘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送戏下乡镇文艺演出”即将在这里拉开序幕。

  “过去看戏、看电影,乡下人是跑断了腿、站酸了腰、等瞎了眼。现在好了,戏班子和电影时常来到家门口,老百姓一分钱也不用花,想怎看就怎么看。”王树权觉得,这日子真是越过越高兴。

  他的幸福感,来源于我州大手笔推进的 “文化下乡”等民生工程。2011—2015年我州共开展文艺下乡演出670余场,送戏下乡900余场,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19149场。

  建州以来,黔东南高度重视群众文化活动的保护发展,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群众性文体活动日益丰富,文艺创作精品不断涌现。

  1992年,从江县文化馆梁维安创作的现代侗戏《官女婿》,在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剧本创作评奖中荣获 “金奖”,开创了侗戏剧作家作品获得国家金奖的纪录。

  1996年7月,从江县小黄村侗族小学生组成侗族大歌队随中国民间艺术团赴法国巴黎演出,轰动“艺术之都”巴黎,被誉为“清泉闪光之音乐”。

  2009年10月“剑河苗族水鼓舞”获第五届CCTV舞蹈大赛群文组金奖,被国内外专家学者称为 “中国民族原始舞蹈‘活化石’。

  “十二五”期间,我州苗族歌舞剧《仰阿莎》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12个歌舞、器乐、曲艺类节目获全国性大奖。组织各级各类演艺团体出国演出1000余场次。苗族歌舞剧《仰阿莎》、侗族大歌音乐诗剧《行歌坐月》等先后在全国各地演出,一批本土题材影视作品在全国获奖,编辑、出版了《侗族大歌》、《苗族贾理》等一批优秀图书……

  诗意的黔东南州,缤纷的群众文化,幸福生活的写照。

  近年来,全州各县市积极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节,通过“贵州环雷公山超100公里跑国际挑战赛”、多彩贵州“两赛一会”、芦笙节、苗年节、姊妹节等民族民间节日,在广大城镇举办踩芦笙、服饰展演、歌舞表演、对歌、龙舟赛、斗牛等文体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群众自发的各种文艺演出、歌咏比赛、美术书法摄影展览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蓬勃发展,广场舞、健身舞等群众性特色文艺表演活动异彩纷呈,全州长期参与广场文化健身活动群众达10万人以上。

  各地的特色文化节庆活动,正成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也吸引着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

  非遗保护传承施重彩

  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活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原生环境。我州通过群众文化活动展演,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特色文化品牌。

  近年来,黔东南州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通过逐层申报,全州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 (目前共19处),有省级39处,州级78处。

  2012年有11个 “苗族村寨”、10个“侗族村寨”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全州共有联合国非遗保护项目1项,有国家级项目53项72个保护点,有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6人,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处。

  2012年,黔东南州被国家文化部列为 “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14年有6个县,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如何让这些文化瑰宝百姓分享、延续生命力?我州探索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办法。不断深化整体性、传承性、抢救性、生产性、立法性、传播性和数字化等保护发展方式;创新管理黔东南非遗项目、传承人及示范基地;在旅游景区景点和传统村落发掘优势文化、特色文化;逐步培育成精品文化品牌文化,促使更多地域性文化标志上升为州内外文化品牌;以科学、合理、可持续性的产业化转型为导向,不断推出非遗旅游精品,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使黔东南原生态的多民族传统文化在多领域、多层面充分展现;全面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乐民、育民、安民、惠民、富民的文化民生工程,等等。

  浓墨重彩的非遗保护传承发展工作,让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光溢彩,滋润着一代代后人。

  60年来,正是一次又一次精雕细琢,让黔东南州的群众文化长卷,透出“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历史质感和深厚底蕴。

  60年来,正是历届党委政府的开拓进取,让黔东南人民的文化生活欣欣向荣,韵味悠长。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坚信未来,续写芳华。

  我们相信,随着我州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黔东南群众文化活动将会更加精彩纷呈,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会更具品位。

责任编辑:吴春缘【收藏】
上一篇:“2016G20·杭州市民畅游黔东南”新闻发布会暨黔东南州旅游推介会在杭州举行
下一篇:凯里市交通建设向纵深推进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