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我州“五大”项目专题推介会在北京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6-03-03 17:20:30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网讯 2016年3月2日上午继贵州省北京大数据招商引智再出发活动结束后,下午,黔东南州委、州政府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了黔东南州“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大文化·大旅游”招商引资项目专题推介会。

  会议邀请到120多家有在黔东南投资意向的省内外优强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中共黔东南州委副书记、州长冯仕文,副州长陈应勇,黔东南州政协副主席、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袁尚勇等州领导出席。会议由州人民政府副州长陈应勇主持。州投资促进局、州旅发委、州工信委相关部门和相关县市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冯仕文州长代表州委、州政府致欢迎辞,州政协副主席、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袁尚勇同志作大健康产业项目推介,黔东南州投资促进局龙安跃局长作黔东南州产业推介,州旅发委范钟声主任作黔东南州旅游资源推介,北京赛伯乐投资集团智慧科技公司总经理龚树峰,贵州申黔互联数据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晔,贵州省古城文化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罗万军分别作大会交流发言,大会还举行了黔东南州招商项目签约仪式。

  冯仕文州长在致辞中说,在全国“两会”即将召开的重要时刻,全党全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际,黔东南州坚持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统领,确立了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三大战略行动,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今天的黔东南是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拥有大美生态、大美村落、大美环境、大美旅游、大美文化、大美饮食和大美医药,处处彰显着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黔东南森林覆盖率达65%,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2倍。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列为世界十大“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旅游胜地之一,被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列为世界18个原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原生态民族文化博物馆。

  “十二五”以来,我州坚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坚定信心、奋力拼搏,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民生和社会事业持续向好,干部精神状态持续向好,实现了历史性新跨越。特别是作为省级发展战略平台的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的设立,加快了全州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聚集,大健康产业发展势头加快提速、风生水起。初步统计,“十二五”以来,黔东南专门针对京津冀地区开展“请进来”活动283批次,接待京津冀地区企业342家,签订合同项目92个,资金211亿元。

  当前,全州上下正认真贯彻学习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总体要求,抢抓国家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贵州省实施“大扶贫、大数据”战略行动和贵州省在我州设立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等重大机遇,主动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谋求新发展,狠抓“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化、大农业”五大战略性产业,充分发挥黔东南生态优势、文化优势、旅游优势,努力打造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新高地,将大数据大健康产业发展作为推动黔东南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促进经济社会大发展。今天的黔东南,得天时、居地利,更具人和,遍地有黄金、处处是商机,人人在创业,投资正当其时。听了冯仕文州长的致辞,使参会的企业负责人更加坚定投资黔东南的信心和决心。

  活动期间,冯仕文州长一行还实地考察了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北京中油瑞飞信息技术公司、香港闽能集团等4家企业,会见了赛伯乐绿科集团、旅游卫视、国融(深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8家公司负责人,深度对接洽谈“智慧黔东南”、“双创云城”、镇远古镇保护与开发等相关项目,以及争取2016年中国旅游大会在黔东南举办的相关事宜,并达成广泛共识。

  本次活动邀请到15家500强企业参会,其中世界500强5家、央企3家、民企7家;活动共签约15个项目,投资金额60.5亿元;同时,通过本次活动推介、实地考察、对接洽谈,共收到有投资意向的项目78个,主要涉及文化旅游、绿色食品、休闲度假、养老养生、民族医药、智慧医疗等方面,为黔东南下一步产业发展、投资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龙跃平)

责任编辑:苏慕凉【收藏】
上一篇:办学条件差?爱心机构想把电脑、课桌等送给你们!
下一篇:黔东南2016年公务员招考 275个计划不限专业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