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黔东南州“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5-11-27 10:30:31  来源:黔东南新闻网  

  “十二五”以来,黔东南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城镇发展、新农村建设、人民生活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为了展示我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发全州人民干事创业的激情,为“十三五”发展规划营造浓厚氛围。本报从即日起开辟“回顾十二五,展望十三五” 专栏,连续刊发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十二五”即将渐行渐远,“十三五”正款款走来。

  回望即将走过的“十二五”,我们步履艰辛,又豪情满怀。五年的历程,有顺境坦途,也有险滩暗流,更有迎难而上、果断出击的决心、勇气和智慧。

  特别是十八大以来,面对一个个难关险隘,州委州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州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正确而有力的主基调主战略,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有针对性地出台系列政策措施,蹄急步稳,坚韧前行,使全州面貌发生了新的巨大变化。

  五年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大局稳定,预计“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胜利完成,谱写了科学发展新篇章,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应对挑战,多谋善断

  经济高速增长,总量实现跃升

  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十一五”时期3.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

  这“三个高于”是州委州政府向全州交出的经济答卷。

  来自发改委的数据,“十二五”以来,我州经济总量翻了一番多,财政总收入增长两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省前列,实现了“三高于”目标,已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全州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312.57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701.71亿元,突破700亿元大关,年均增长约16%;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由2010年的6.8%提高到2014年的7.6%,占全国的比重由2010年的0.8‰提高到1.1‰。

  数据的背后是智慧和汗水。

  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十二五”以来,我州三次产业实现了“两升一降”,传统工业占比明显下降,新兴产业占比不断提升,粮经比不断优化,进入了转型发展的新阶段。

  三次产业比重由2010年的24.6:30.1:45.3调整为2014年的17.8:30.5:51.7,一产比重下降6.8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三产比重分别提升0.4、6.4个百分点。全州粮经比由2010年的56.8:43.2调整到40:60,经济作物比重提高了16.8个百分点。

  ——全州实施建设50个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2014年实现总产值77.78亿元,实现销售总收入56.22亿元,总销售利润20.95亿元。

  ——工业发展在“赶”中“转”。全州工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56.73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48.17亿元,总量翻了一番以上,大力实施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新兴工业培育工程。

  ——以文化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州接待国内外游客总人数由2010年的1512.78万人次增长到2014年的3744.58 万人次,2015年预计达到4400万人次,年均增长23.8%;旅游总收入由2010年的109.72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314.79亿元。

  ——“十二五”以来,我州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现代城镇体系加速构建,城乡面貌日新月异,进入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完成州域城镇体系规划和第二轮城市总规修编,实现乡镇规划全覆盖,完成所有14个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

  全州城镇建成区面积由2010年的140.39平方公里增加到2014年的165平方公里,扩容24.61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规划面积(自2020年)从102.1平方公里扩增至307.11平方公里,增加城镇规划面积205.01平方公里。

  深化改革,活力迸发

  激发和凝聚社会创造力

  深化改革,是稳增长、调结构的制度保障。“十二五”以来,我州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推进,招商引资力度明显加大,对外贸易呈现爆发式增长,民营经济快速发展,进入了开放引领发展的新阶段。

  积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州级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县级改革全面推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基本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权限最大限度下放到县市。“先照后证”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启动了州建筑工程总公司和凯运总公司公司制改革。组建凯欣产投、东黎城投、苗疆侗乡、贵康民生等国有全资股份企业,分别承担主战略和民生建设任务。

  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方面,我州组建了州、县、乡三级农村产权管理与交易机构,基本完成集体林权确权发证工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小型水利和水电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有序展开。雷山、锦屏等试点完成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达22.5万亩,雷山县全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县通过省级验收。

  建立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调度会议制度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跟踪促进服务机制。2011-2014年,全州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累计完成约1756.8亿元,提前实现“十二五”期间累计1000亿元的规划目标。

  启动麻江、榕江、黔东、岑巩、三穗、洛贯等“无水港”(保税物流园区)前期工作。实施榕江县外向型经济基地建设,6家外贸总部企业落户榕江。外贸进出口大幅增长。全州外贸进出口总额由2010年的866万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3.92亿美元,累计增长了约44倍。

  改善民生,力度空前

  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提到交通改善,家住黎平九潮镇顺寨村的村民最有话想说,他们盼了几十年的水泥路终于在前几天通进了家门口。“十二五”以来,我州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空、航运为骨架的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建成,水利、通讯、能源、环保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尤其是建制村预期通畅率由 2010年的23.1%提高到70.9%,农村基层群众出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在水利方面,累计新增解决188.44万农村人口和24.66万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人口饮水安全达标率达到92.4%。“十二五”以来,我州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能力明显提高,进入了由整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的新阶段。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0年的14059元提高到2014年的21047元;2011—2014年,全州城镇新增就业累计完成20.6万人,提前实现“十二五”期间累计15万人的规划目标。

  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农村消防试点工程和开展农村居民住房灾害保险试点工作。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94%,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综合参保率达到98%。

  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由2010年的97.5%提高到2014年的99.2%,政府人均补助标准由2010年的120元提高到2014年的320元。

  “十二五”以来,省下达我州保障性住房项目1039个共15.17万套(户),截至目前已竣工8.24万套(户)、分配入住5.69万套(户);下达我州农村危房改造40.88万户,截至目前已开工40.88万户。

  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成绩。“十二五”以来,全州共累计争取到扶贫资金27.82亿元,实现施秉、三穗、麻江岑巩4个县整县减贫摘帽,完成59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渡,勇进者胜。“十二五”,黔东南收获良多,为“十三五”时期黔东南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良好发展局面值得倍加珍惜。得益于州委、州政府带领全州干部群众,始终坚持低调务实、少说多干,敢于担当、积极作为,黔东南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即将迎来“十三五”,黔东南朝着全面实现小康的道路又将迈出坚实的步伐。(杨勇)

责任编辑:杨平【收藏】
上一篇:黔东南州农委征集有关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实施意见
下一篇:黔东南高校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创佳绩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