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写在云台山入“世遗”的日子里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4-06-26 09:43:31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像所有的偏桥人一样,对于云台山的“申遗”,我一直都是获着一种忐忑不安的心情关注着。好像自己也到食不甘味的地步去。临近多哈举手表决的前一天,我还是离开了偏桥,到清水江畔去了,因为那里正举办传统的独木龙舟节。6月23日下午17点30分,朋友仁海发来短信,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云台山真的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了。于是我把这条信息转发给我最好的朋友。

  是的!云台山的“申遗”成功了。云台山“申遗”成功不仅仅是一个符号,还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对于长于斯生于斯的偏桥人来说,无疑是件更古未有的大事。“世遗”可是顶来自世界级的“帽子”,这顶帽子可是不好戴的,如果将“入遗”认为我们已走到了终点,那前功尽弃,如果将“入遗”认为是“申遗”的起点,那未来的日将会更加的辉煌。要真正的认识的是“入遗”加强保护的新起点。

  早在1989年,国际著名喀斯特学家福特和威廉姆斯就曾对中国南方喀斯特进行考察,并发出这样的感慨:如果请任何一位地貌学家来提名世界上卓越景观的清单,中国南方著名的塔状喀斯特和锥状喀斯特毫无疑问将独树一帜,应当作为世界遗产清单的首选。

  “中国南方喀斯特”(英语写作:South China Karst;法语写作:Karst de Chine du Sud) 目前,已申请成为世界自然遗产的“中国南方喀斯特”由中国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共同组成。于2007年6月27日在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评选为世界自然遗产并获得全票通过。喀斯特即岩溶地貌,是发育在以石灰岩和白云岩为主的碳酸盐岩上的地貌。中国喀斯特有面积大、地貌多样、典型、生物生态丰富等特点。

  于是我们的近临荔波成了贵州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地,拥有"雄奇秀丽的山水风光、神奇迷离的民族风情、传奇惊人的红色文化",喀斯特森林覆盖率达63%以上,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

  荔波都“蓝宝石”了,施秉怎么办?这是摆在政府官员们面前的一道难题。施秉云台山景区,经规划景区面积有200多平方公里,包括云台山、杉木河、黑冲等三个景区(点),景区内保存有古老、完整、全球罕见、面积相对比较大的世界最美的白云岩喀斯特,这是之前入选的武隆、石林、荔波三地所没有的,其独特性十分明显。

  “世界最美的白云岩喀斯特”就成了破解难题的切入点,如果让这个点亮起来,这是要智慧的。于是他们将目转向了贵州大学的专家们。

  2008年10月,一个叫熊康林的专家带着一伙专家跑到施秉来,这些来自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的专家们,先后十余次深入云台山、杉木河、黑冲景区内,对这里的植物、动物、地质地貌、水文、自然景观等进行了考察,掌握了第一手详细资料,全面客观地分析了施秉喀斯特科学成因,科学界定了提名地和缓冲区的范围。

  专家认为,施秉县云台山景区面积总面积282.9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102.8平方公里,缓冲区180.15平方公里,是世界热带、亚热带白云岩喀斯特杰出代表,发育在5.7亿年的古老白云岩性基础上的锥状峰丛峡谷喀斯特,例证了白云岩在特定的自然地理背景及构造基础上发育的典型、壮观景观,为丰富“中国南方喀斯特”的地貌类型做出积极的贡献。他们一致认为,施秉县云台山完全满足了世界自然遗产第七条、第八条标准,有潜力满足第九条、第十条标准。据了解,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第七条标准要求的条件是提名地符合“自然美”的基本要求。第八条要求提名地充分满足“构成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的标准。

  于是,由这个专家组编制完成了《国家遗产预备名录自然遗产:贵州施秉喀斯特》文本。围绕喀斯特地质地貌、生态、美学价值等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形成“施秉县云台山景区美学价值研究”并获省科技厅研究通过。

  之后,施秉政府也加大了对云台山的投入几千万元,深入挖掘、开发和保护云台山喀斯特地貌的原生性、动植物的多样性,并获得国家“A A A A”景区称号。并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科《地理•中国》栏目拍摄和制作了申遗展示片和科教片,为申遗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根据世界遗产中心的安排, IUCN(世界自然遗产保护联盟)专家莱斯•莫洛伊、禹卿植一行对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申报地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实地考察评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核心专家吉姆·桑赛尔博士等人,也被“忽悠”登上云台山实地考察。他们都说,发育很好的施秉白云岩是对现有的第一期“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一个很好的补充,极有可能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云台山能不胜意大利帕多瓦?因为在世界范围内,意大利帕多瓦国家地质公园也属于白云岩喀斯特地貌,但由于它受到冰川浸湿,寸草不生,而云台山白云岩喀斯特则未受到冰川的浸湿,是原始森林覆盖的白云岩喀斯特地貌,填补了喀斯特地貌演化进程中出现的空白。

  2013年1月21日,经国务院李克强总理签署同意,施秉喀斯特与广西桂林、重庆金佛山一并“申遗”项目成为了我国2013年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并于今年3月6日获得联合国世界遗产中心正式受理。2013年3月6日,施秉喀斯特获得了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资格。至此云台山顺利拿到了申遗“入场券”。

  2013年8月25日至26日, 根据世界遗产中心的安排,IUCN(世界自然遗产保护联盟)专家莱斯•莫洛伊、禹卿植一行对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申报地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实地考察评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核心专家吉姆•桑赛尔博士等人,也被“忽悠”登上云台山实地考察。时说,发育很好的施秉白云岩是对现有的第一期“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一个很好的补充,极有可能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国际著名喀斯特系统世界首席专家威廉姆斯等5位外籍专家,曾先后对施秉喀斯特进行考察论证。专家认为,施秉喀斯特从多个方面填补了中国南方喀斯特发育演化中的白云岩类型的空白,使中国南方喀斯特成为完整的世界热带—亚热带喀斯特发育类型的杰出代表,具有极高的全球意义。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核心专家吉姆·桑赛尔在考察完施秉喀斯特后说:“我的结论就是‘yes’,施秉喀斯特是对现有的第一期‘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的一个很好补充,因为白云岩发育得像施秉喀斯特这么好的,在世界各国都没有,极有可能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由此,2014年6月23日下午17点30分那一刻,多哈毫无玄念将这个曾荣获过“中国避暑名山”和“国家地质公园”等美誉的云台山列为“世遗”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施秉成为继荔波、赤水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成功后,我省第三个世界自然遗产地。

  云台山被誉为地球最美的盆景。因主峰四面削成,独出于云霄之半,山巅如台,加之云雾缭绕,故名云台山。如今,“世遗”的身份也得了,云台山从丑小鸭到白天鹅华丽转身,这一转身可来之不易,偏桥人整整等了七年之久,终于让我们等到了,这是施秉仍至贵州人的福气。

  “世界最美的白云岩喀斯特”是一道坎,它具备了真实性、唯一性毋庸置疑,算是我们过了这道坎。但余下的有关管理和保护该遗产地的“完整性”条件——确保环境、景观构成、古建筑群和功能布局的完整性,在今后能否过那很难说,其所谓“入遗”是加强保护的新起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因享有“天下第一奇观”盛誉的云南石林就栽过跟头,教训极其深刻。

  自然资源要让人知道,我们的文化资源也要让人知晓。“人类口述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简称:非物质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类别的重要分支。云台山的宗教文化是云台山的无形资产,所以,我们在介绍自然遗产的同时,也要将这些文化介绍出去。据史载,云台山是贵州偏桥千户徐贞员于明隆庆丁卯年(1567年)所开辟的胜景,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同时它也是600年前的佛教胜地,现保存有周公庙、徐公殿及诸多摩崖石刻景点,是贵州东线古老神奇的生态环境、探险寻幽旅游胜地。从明代开山以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到此岭吟诗作赋,明代的邓子龙游云台山时曾题诗赞叹:“万山高处结云台,崔巍鼎立真奇哉。乘风步虚一搔首,白云散尽青天开。”徐公殿和周公殿是云台山的宗教圣地,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云台山周边的黄平、石阡、余庆、镇远等地的善男善女们,都要聚集云台山进香朝拜,十分热闹。这些都将作为云台山自然文化遗产的补充。此外,我们还要将我们的民族文化加以介绍。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创造一方独特文化。”施秉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有苗族二月二祭桥节、三月十五姊妹节、五月苗家龙船节,七月卯日捉鱼节、“刻道”文化节等,其中,苗族“刻道”是该县独有特色的文化符号,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云台山没有这样一些文化作为充实,那也是不完整的。

  在云台山“入世”的日子里,我们祝愿云台山的明天会更好!(吴安明)

责任编辑:苏慕凉【收藏】
上一篇:贵州中科汉天下电子有限公司跃升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下一篇:黔东南州一批集体和个人在“安康杯”竞赛中获奖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